八六九 先天五太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洪荒星辰道最新章节!
话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留下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子儒就愤怒的离开了鲁国。
接下来,因为身份的缘故,子儒无论到了哪个国家,其国主对祂皆是以礼相待,照顾有佳,让人挑不出半点的不是来。
可这非是子儒所求。子儒来此,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以礼仪、仁义为本,内圣外王,以成大同社会。
可奈何,子儒此法虽然有用,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故而,诸国君不取也。
他们更看重兵家、法家等学说,足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从而问鼎诸侯霸主之位。
儒家不被国君所喜,却备受一些年轻人的推崇,为此,子儒便多了很多追随者,随他一同游历诸国。
久而久之,这些追随者便成了子儒的弟子,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号称有着三千弟子,皆是人族的精英。
如此一来,儒家虽不被诸候国主所喜,但也因门下弟子众多的缘故,俨然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但也因为儒家势大的缘故,惹来的很多人的不喜。就比如一个杨朱的人。
他非常的看不惯儒家,认为儒家的舍己为人,决不可取。
杨朱的理念,与儒家完全不同。儒家以仁为本,可以舍己为人。但杨朱的理念却是“贵己”、“重生”,也可称之为“为己”。
杨朱言:“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世人皆道杨朱一毛不拔,却是曲解了杨朱的意思,完全忘了下一句。让我损害别人为自己牟利,我不干。
也就是说,杨朱认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必舍己为人,而且他号召大家都不要损害别人,也不要舍己为人。
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而且,杨朱反对事事法先王,在他看来,一味的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一样。
这样的观点,在人族可谓是语出惊人,毕竟当世的主流,还是以尧舜禹等先王为圣人,并且厚古薄今,以主张效法先王圣人。
可是杨朱不这么认为,他主张建立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为我”而不“侵物”。
即他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实,在杨朱的主张中,两个方面都是核心,人人都不应该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应该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
基于此,杨朱认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人们不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也不应该侵犯他人的生命。
所以,杨朱强调极度的个人利益,而不注重国家的利益。这种思想,最终演变成了无君论,为当世所不容。
除“贵已”以外,杨朱对于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
杨朱认为,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人生下来有贤愚、贫贱之异,但人死后一切都归为腐骨,这时他们就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芜舜与桀纣也没有什么不同。
既然如此,杨朱也就提出他的“全性保真”之道。
所谓“全性”,就是“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
人活于世,要顺应自然之性,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就可以了,不要贪得无厌,过度重视物质享受。
而所谓“保真”,简而言之,就是保持自然赋予自己的真实纯粹的本性。
“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馀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
世人只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可后一句,却少有人知晓,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不拔一毛,不取一毫,这才是真正的杨朱。
……
…………
杨朱的理念,在如今的时代可谓是极为超前的,并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但也不是说没人接受。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都能以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不去伤害他人,就已经能算是一个好人了。
故而,一些人倒是颇为认同杨朱的理念,但主流却是不认同,认为杨朱在妖言惑众,皆是无稽之谈。
无君论,在这个君主当道的时代,如何能发展的起来?一时间,杨朱就成了众多诸侯国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觉得这人的理念非常危险。
但杨朱他完全不在乎啊!
他乃是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那些诸侯国主就是再看不顺眼祂,也拿祂没办法。而杨朱,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想法。一群蝼蚁的想法罢了,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眼下,杨朱的眼里,唯有成道。
……
…………
杨朱学说兴起之后,又有墨家学说随之崛起,这墨家学说,又与杨朱学说的理念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孑然相反。
墨家为墨翟所创,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创始人为墨翟。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这等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各人的品德要求极高,其理念,更是与杨朱学派的“贵己”、“重生”完全相反。
墨家啊,讲究奉献。
除此之外,墨家的学说,也与儒家严重对立。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说来,墨翟也曾在儒家学习过一段时间,称道尧舜大禹。
但后来因为不满儒家的学说,便另立门户,创造一对立的学问,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家是一个极为理想化的组织,内部人员皆是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堪称道德模范。
也正是因此,很多有识之人断定,墨家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太过理想化了,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道德模范。
墨子在世时还好,可若等墨子成道离开,这墨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
…………
儒、墨、杨朱等学说争斗之时,人皇城外,却是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人名叫列寇,也是一位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
此刻,他来人皇城,正是为了拜见太上老君,也就是鸿钧道祖。
也不知列寇用了什么神通,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守藏室。
步入大殿,列寇恭敬的行礼道:“列寇特来拜见老师,还望老师出来一见。”
这人,知晓鸿钧道祖的身份。
若非如此,列寇应该口称师兄才对,或是叫一声道友才对,毕竟,太上老君与祂同辈,无论如何也当不起一声老师的称呼。
也唯有鸿钧道祖,方能有资格被大神通者称一声老师。
“是你啊,也是,在贫道的众多弟子当中,唯有你是最特殊的,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跟脚非凡,手段逆天,确实有办法看穿贫道的伪装。”
鸿钧道祖从暗处走出,看着列寇徐徐说道。轻飘飘的一句话,若是传出去,足以使得三界震动。
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
这列寇竟是先天五太所化,也难怪风紫宸找遍了洪荒,也没发现先天五太的踪迹,原来祂早就化形而出,以先天神圣的面目行走于世。
“你来找贫道,是想向贫道询问混沌之事吗?”鸿钧道祖看着列寇,继续说道。
点了点头,列寇笑着说道:“果然瞒不过老师,弟子卡在半步混元的境界,已经有数千万年了,却感觉始终差点什么,以至于迟迟无法突破。可如今,中央神州一行,弟子观这世道混沌一片,隐隐有所触动,终于发现自己欠缺什么了。”
“先天五太之道,即是混沌向天地转化的过程,也是宇宙形成的过程,弟子虽然已经领悟五太之迷秘,但仍旧无法看破混沌,这才使得自己的大道有所缺陷,无法成就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
“恰好,弟子以法眼观看中央神州,想要看看自己的成道机缘究竟在哪里,可熟料,这成道机缘没看到,反倒是意外发现了老师的踪迹。”
“念及心中的疑惑,弟子这才斗胆过来拜见老师,以求能在老师这里寻到答案。”
说完,列寇对着鸿钧道祖又是恭敬的一拜。祂有预感,此次前来一见鸿钧道祖,正是祂的机缘所在。
陷入迷茫状态的祂,眺望中央神州,准备一缓心中的郁闷,可谁想,这一眼,就让祂看到了鸿钧道祖的踪迹。也是那个时候,祂就知道,自己的成道机缘到了。
至于列寇是如何发现道祖的,倒不是祂的手段逆天,直接看穿了鸿钧道祖的隐藏,而是道祖主动暴露出来的。
鸿钧道祖伪装成的太上老君,虽然堪称天衣无缝,但也是有一个致命破绽的。那就是祂的境界比太上老君高,且没有作任何的掩饰。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就会发现这个太上老君是假的。然后,略一思索,就能猜出祂的真实身份。
以鸿钧道祖的修为,如何发现不了这个破绽,可祂还是堂而皇之的漏了出来,这不就是故意的吗?故意让人发现祂是假的。
至于鸿钧道祖为何这么做?
列寇觉得,这是鸿钧道祖特意送给祂们的一场机缘,只要发现道祖祂老人家的真正身份,便可来此向祂问道。
列寇是这么想的,祂也是这么做的,所以,祂就出现在了此地。
而事实也证明,列寇的猜测是对的,鸿钧道祖就是故意如此。
笑了笑,鸿钧道祖说道:“没什么斗不斗胆的,贫道在此的目的,就是为了等你们上门,好为你们解惑。”
说话间,鸿钧道祖从守藏室里抽出一部先天道经拿在手中,将其放在了列寇的面前,朝祂说道:
“你的问题,其实勾陈已经有了答案,这部《太易道经》,就是勾陈所创,阐述了太易之道与混沌的关系。”
“你且看看,这本书对你是否有用。除此之外,勾陈还写了《太始道经》、《太初道经》、《太素道经》、《太极道经》、《论五太之变》,《天地归元》、《混沌五易》等与先天五太有关的先天道经。”
话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留下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子儒就愤怒的离开了鲁国。
接下来,因为身份的缘故,子儒无论到了哪个国家,其国主对祂皆是以礼相待,照顾有佳,让人挑不出半点的不是来。
可这非是子儒所求。子儒来此,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以礼仪、仁义为本,内圣外王,以成大同社会。
可奈何,子儒此法虽然有用,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故而,诸国君不取也。
他们更看重兵家、法家等学说,足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从而问鼎诸侯霸主之位。
儒家不被国君所喜,却备受一些年轻人的推崇,为此,子儒便多了很多追随者,随他一同游历诸国。
久而久之,这些追随者便成了子儒的弟子,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号称有着三千弟子,皆是人族的精英。
如此一来,儒家虽不被诸候国主所喜,但也因门下弟子众多的缘故,俨然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但也因为儒家势大的缘故,惹来的很多人的不喜。就比如一个杨朱的人。
他非常的看不惯儒家,认为儒家的舍己为人,决不可取。
杨朱的理念,与儒家完全不同。儒家以仁为本,可以舍己为人。但杨朱的理念却是“贵己”、“重生”,也可称之为“为己”。
杨朱言:“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世人皆道杨朱一毛不拔,却是曲解了杨朱的意思,完全忘了下一句。让我损害别人为自己牟利,我不干。
也就是说,杨朱认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必舍己为人,而且他号召大家都不要损害别人,也不要舍己为人。
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而且,杨朱反对事事法先王,在他看来,一味的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一样。
这样的观点,在人族可谓是语出惊人,毕竟当世的主流,还是以尧舜禹等先王为圣人,并且厚古薄今,以主张效法先王圣人。
可是杨朱不这么认为,他主张建立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为我”而不“侵物”。
即他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实,在杨朱的主张中,两个方面都是核心,人人都不应该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应该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
基于此,杨朱认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人们不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也不应该侵犯他人的生命。
所以,杨朱强调极度的个人利益,而不注重国家的利益。这种思想,最终演变成了无君论,为当世所不容。
除“贵已”以外,杨朱对于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
杨朱认为,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人生下来有贤愚、贫贱之异,但人死后一切都归为腐骨,这时他们就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芜舜与桀纣也没有什么不同。
既然如此,杨朱也就提出他的“全性保真”之道。
所谓“全性”,就是“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
人活于世,要顺应自然之性,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就可以了,不要贪得无厌,过度重视物质享受。
而所谓“保真”,简而言之,就是保持自然赋予自己的真实纯粹的本性。
“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馀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
世人只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可后一句,却少有人知晓,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不拔一毛,不取一毫,这才是真正的杨朱。
……
…………
杨朱的理念,在如今的时代可谓是极为超前的,并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但也不是说没人接受。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都能以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不去伤害他人,就已经能算是一个好人了。
故而,一些人倒是颇为认同杨朱的理念,但主流却是不认同,认为杨朱在妖言惑众,皆是无稽之谈。
无君论,在这个君主当道的时代,如何能发展的起来?一时间,杨朱就成了众多诸侯国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觉得这人的理念非常危险。
但杨朱他完全不在乎啊!
他乃是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那些诸侯国主就是再看不顺眼祂,也拿祂没办法。而杨朱,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想法。一群蝼蚁的想法罢了,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眼下,杨朱的眼里,唯有成道。
……
…………
杨朱学说兴起之后,又有墨家学说随之崛起,这墨家学说,又与杨朱学说的理念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孑然相反。
墨家为墨翟所创,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创始人为墨翟。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这等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各人的品德要求极高,其理念,更是与杨朱学派的“贵己”、“重生”完全相反。
墨家啊,讲究奉献。
除此之外,墨家的学说,也与儒家严重对立。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说来,墨翟也曾在儒家学习过一段时间,称道尧舜大禹。
但后来因为不满儒家的学说,便另立门户,创造一对立的学问,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家是一个极为理想化的组织,内部人员皆是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堪称道德模范。
也正是因此,很多有识之人断定,墨家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太过理想化了,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道德模范。
墨子在世时还好,可若等墨子成道离开,这墨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
…………
儒、墨、杨朱等学说争斗之时,人皇城外,却是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人名叫列寇,也是一位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
此刻,他来人皇城,正是为了拜见太上老君,也就是鸿钧道祖。
也不知列寇用了什么神通,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守藏室。
步入大殿,列寇恭敬的行礼道:“列寇特来拜见老师,还望老师出来一见。”
这人,知晓鸿钧道祖的身份。
若非如此,列寇应该口称师兄才对,或是叫一声道友才对,毕竟,太上老君与祂同辈,无论如何也当不起一声老师的称呼。
也唯有鸿钧道祖,方能有资格被大神通者称一声老师。
“是你啊,也是,在贫道的众多弟子当中,唯有你是最特殊的,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跟脚非凡,手段逆天,确实有办法看穿贫道的伪装。”
鸿钧道祖从暗处走出,看着列寇徐徐说道。轻飘飘的一句话,若是传出去,足以使得三界震动。
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
这列寇竟是先天五太所化,也难怪风紫宸找遍了洪荒,也没发现先天五太的踪迹,原来祂早就化形而出,以先天神圣的面目行走于世。
“你来找贫道,是想向贫道询问混沌之事吗?”鸿钧道祖看着列寇,继续说道。
点了点头,列寇笑着说道:“果然瞒不过老师,弟子卡在半步混元的境界,已经有数千万年了,却感觉始终差点什么,以至于迟迟无法突破。可如今,中央神州一行,弟子观这世道混沌一片,隐隐有所触动,终于发现自己欠缺什么了。”
“先天五太之道,即是混沌向天地转化的过程,也是宇宙形成的过程,弟子虽然已经领悟五太之迷秘,但仍旧无法看破混沌,这才使得自己的大道有所缺陷,无法成就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
“恰好,弟子以法眼观看中央神州,想要看看自己的成道机缘究竟在哪里,可熟料,这成道机缘没看到,反倒是意外发现了老师的踪迹。”
“念及心中的疑惑,弟子这才斗胆过来拜见老师,以求能在老师这里寻到答案。”
说完,列寇对着鸿钧道祖又是恭敬的一拜。祂有预感,此次前来一见鸿钧道祖,正是祂的机缘所在。
陷入迷茫状态的祂,眺望中央神州,准备一缓心中的郁闷,可谁想,这一眼,就让祂看到了鸿钧道祖的踪迹。也是那个时候,祂就知道,自己的成道机缘到了。
至于列寇是如何发现道祖的,倒不是祂的手段逆天,直接看穿了鸿钧道祖的隐藏,而是道祖主动暴露出来的。
鸿钧道祖伪装成的太上老君,虽然堪称天衣无缝,但也是有一个致命破绽的。那就是祂的境界比太上老君高,且没有作任何的掩饰。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就会发现这个太上老君是假的。然后,略一思索,就能猜出祂的真实身份。
以鸿钧道祖的修为,如何发现不了这个破绽,可祂还是堂而皇之的漏了出来,这不就是故意的吗?故意让人发现祂是假的。
至于鸿钧道祖为何这么做?
列寇觉得,这是鸿钧道祖特意送给祂们的一场机缘,只要发现道祖祂老人家的真正身份,便可来此向祂问道。
列寇是这么想的,祂也是这么做的,所以,祂就出现在了此地。
而事实也证明,列寇的猜测是对的,鸿钧道祖就是故意如此。
笑了笑,鸿钧道祖说道:“没什么斗不斗胆的,贫道在此的目的,就是为了等你们上门,好为你们解惑。”
说话间,鸿钧道祖从守藏室里抽出一部先天道经拿在手中,将其放在了列寇的面前,朝祂说道:
“你的问题,其实勾陈已经有了答案,这部《太易道经》,就是勾陈所创,阐述了太易之道与混沌的关系。”
“你且看看,这本书对你是否有用。除此之外,勾陈还写了《太始道经》、《太初道经》、《太素道经》、《太极道经》、《论五太之变》,《天地归元》、《混沌五易》等与先天五太有关的先天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