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河东书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汉末召虎最新章节!
雒阳张方沟以东,关东诸侯的中军大帐之中,一众诸侯皆在。
袁绍看着下首的弟弟袁术,面露关切之色:“公路数日未曾参与议事,听闻又要辞别回南阳?却是为何啊?”
袁术沉着脸哼道:“张辽贼子,已回关中,十数日不得见,吾留此作甚!身体有疾,回去养伤耳。”
他当日被张辽连射数箭,多处受伤,险些身死,是以一提到张辽心中便怨恨之极!但如今张辽分明已不在雒阳,他也是无可奈何,有恨无处发。
“哦?”袁绍抚了抚颌下胡须,盯着袁术,呵呵笑道:“可是为了传国玉玺之疾乎?”
其他诸侯都看向袁术,眼神闪烁。这几日,他们都听到了很多传国玉玺的传闻,有鼻子有眼有过程。
袁术登时色变,面色涨红,怒道:“一派胡言,皆是谣言!吾何得传国玉玺。”
袁绍正色道:“吾等兴兵,本为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路既然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却是不妥。汝虽为吾弟,吾亦不得不以公事为先。”
袁术这几日早就被传国玉玺的传言搞的躁怒不安,若是他真得了也罢,偏偏没得,心中正憋着一肚子火,此时看袁绍咬准了他得了传国玉玺,不由气得大骂:“袁本初,何得如此愚蠢!汝眼瞎乎,吾被张辽贼子所伤,不得不回郡养伤,何来传国玉玺之疾?”
袁绍微微一笑,又看向袁术身侧的孙坚:“乌程侯,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玉玺本是由汝先得,再送予吾弟,却不能让吾弟落个大逆之名。”
孙坚脸色铁青,哼道:“我等本无之,何强相逼?”
看到孙坚也敢反驳他,袁绍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哼道:“作速取出,免自生祸。”
这时,袁术再也忍不住了,跳脚骂道:“袁本初,汝一袁氏家奴,非吾袁氏子,安敢如此以下犯上,污蔑于吾!”
“砰!”袁绍登时一拍案台,面色铁青,戟指袁术,喝道:“袁公路,汝怎敢如此不忠不孝不悌,坏吾袁氏门风!”
袁术的话可谓揭了他出身的伤疤,更是如此当众污蔑他,几乎就差说杂种了,他岂能不怒!
铿!
袁绍身后颜良、文丑二将拔剑出鞘,袁术也不退缩,身后纪灵挺身而出,而孙坚连同身后孙策、程普、黄盖一众将领亦抽出兵器。
一众冷眼旁观的诸侯不料事情变化如此之快,急忙出言相劝。
袁术冷哼一声,带着孙坚当即离开,当日便拔营回了豫州与南阳。
关东诸侯因传国玉玺之事出现了裂痕,加上天气渐寒冷,原本衣甲难以御寒,粮草转输困难,数日之后,兖州刺史刘岱因粮草问题与东郡太守桥瑁发生冲突,刘岱当即派兵攻打桥瑁,桥瑁也早有准备,两军开战,随后被诸侯阻止。
刘岱与袁绍是姻亲,又是汉室宗亲,桥瑁孤立无援,索性带着兵马回了东郡。
而刘岱却不依不饶,直接任命手下将领王肱为东郡太守,要与桥瑁争夺东郡。
关东诸侯一下子去了三镇兵马,其余人也是心灰意懒,不防董卓突然领兵袭击,人心不定的关东诸侯登时大败。
退至皇宫再战,被董卓决了洛水,淹没雒阳东南,整片大地处处泥泞,水深尺许,冰冷刺骨,关东诸侯再次大败,粮草尽失,无奈之下只能退出雒阳。
败军之中,关羽回望函谷关与河东方向,心中暗叹,此次讨伐董卓失败,刘备已决意去幽州投奔师兄公孙瓒,他却是连去家里一探也不成了。
“毌丘都尉。”那边刘备正在劝毌丘毅:“何不随备同往幽州?”
毌丘毅摇头道:“吾要与稚叔取道河内,再回河东一探家眷,如今乱世,离家已数年,也不知家中情况如何,只恐牵连了家人,却要与玄德告辞了。”
刘备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关羽,又向毌丘毅道:“吾二弟家眷亦在河东解县,毌丘都尉若果回河东,还望照拂一二。”
毌丘毅点了点头。
……
河东郡,张辽次日带着郭嘉、毌丘兴、祝平和两个书佐出了太守府,微服到各县乡查看几项政令的执行情况。
他们先去了卫氏坞,卫氏坞是河东最大的堡坞,张辽本要拆除卫氏坞,但又觉得拆了耗财耗力,极为可惜,便决定将卫氏坞直接改造为河东书院,将当初从皇宫搬走的万卷书籍存到这里。
他任命司马徽为文学祭酒,主管河东郡所有学事,首先就是主持建设河东书院,在张辽的规划中,他们要把这里建成河东乃至天下最大的书院,吸引四方人才远来。
这也是张辽早有的一个谋划,如今开始付诸实施。
此时卫氏坞中,司马徽、康德、徐庶、石韬、司马懿,还有张辽从颍川劫来的一众教师和学子都在忙得热火朝天。
他们初时被张辽掳走,还有些恐惧和怨言,但自从见了这万卷珍贵典籍之后,便什么也顾不得了,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乐而忘忧。
河东书院一开始修建,张辽便发出了号召,加上司马徽的名望,很快吸引来了不少河东本地的儒士和学子来帮忙。
张辽在卫氏坞中一路笑得合不拢嘴,看得徐庶一众学子暗自好笑,此时他们看到了传说中杀神的另一面,大感亲近。
对于这些儒士和学子的安危,张辽极为重视,他让张郃拨出五百兵马,交由王越带领,王越曾为虎贲头领,护卫禁宫,又是史阿之师,带兵自然没有问题。要知道,请出王越着实也费了张辽不少心思,好在王越晚年也颇是喜欢读书,才应邀出山。
这五百士兵在卫氏坞中既是帮着建设书院,同时也负责保护众儒士和学子的安全。
张辽在新建的河东书院中对格局做了一些建议,又鼓励了一番众儒士和学子,便离开了河东书院,一路南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雒阳张方沟以东,关东诸侯的中军大帐之中,一众诸侯皆在。
袁绍看着下首的弟弟袁术,面露关切之色:“公路数日未曾参与议事,听闻又要辞别回南阳?却是为何啊?”
袁术沉着脸哼道:“张辽贼子,已回关中,十数日不得见,吾留此作甚!身体有疾,回去养伤耳。”
他当日被张辽连射数箭,多处受伤,险些身死,是以一提到张辽心中便怨恨之极!但如今张辽分明已不在雒阳,他也是无可奈何,有恨无处发。
“哦?”袁绍抚了抚颌下胡须,盯着袁术,呵呵笑道:“可是为了传国玉玺之疾乎?”
其他诸侯都看向袁术,眼神闪烁。这几日,他们都听到了很多传国玉玺的传闻,有鼻子有眼有过程。
袁术登时色变,面色涨红,怒道:“一派胡言,皆是谣言!吾何得传国玉玺。”
袁绍正色道:“吾等兴兵,本为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路既然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却是不妥。汝虽为吾弟,吾亦不得不以公事为先。”
袁术这几日早就被传国玉玺的传言搞的躁怒不安,若是他真得了也罢,偏偏没得,心中正憋着一肚子火,此时看袁绍咬准了他得了传国玉玺,不由气得大骂:“袁本初,何得如此愚蠢!汝眼瞎乎,吾被张辽贼子所伤,不得不回郡养伤,何来传国玉玺之疾?”
袁绍微微一笑,又看向袁术身侧的孙坚:“乌程侯,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玉玺本是由汝先得,再送予吾弟,却不能让吾弟落个大逆之名。”
孙坚脸色铁青,哼道:“我等本无之,何强相逼?”
看到孙坚也敢反驳他,袁绍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哼道:“作速取出,免自生祸。”
这时,袁术再也忍不住了,跳脚骂道:“袁本初,汝一袁氏家奴,非吾袁氏子,安敢如此以下犯上,污蔑于吾!”
“砰!”袁绍登时一拍案台,面色铁青,戟指袁术,喝道:“袁公路,汝怎敢如此不忠不孝不悌,坏吾袁氏门风!”
袁术的话可谓揭了他出身的伤疤,更是如此当众污蔑他,几乎就差说杂种了,他岂能不怒!
铿!
袁绍身后颜良、文丑二将拔剑出鞘,袁术也不退缩,身后纪灵挺身而出,而孙坚连同身后孙策、程普、黄盖一众将领亦抽出兵器。
一众冷眼旁观的诸侯不料事情变化如此之快,急忙出言相劝。
袁术冷哼一声,带着孙坚当即离开,当日便拔营回了豫州与南阳。
关东诸侯因传国玉玺之事出现了裂痕,加上天气渐寒冷,原本衣甲难以御寒,粮草转输困难,数日之后,兖州刺史刘岱因粮草问题与东郡太守桥瑁发生冲突,刘岱当即派兵攻打桥瑁,桥瑁也早有准备,两军开战,随后被诸侯阻止。
刘岱与袁绍是姻亲,又是汉室宗亲,桥瑁孤立无援,索性带着兵马回了东郡。
而刘岱却不依不饶,直接任命手下将领王肱为东郡太守,要与桥瑁争夺东郡。
关东诸侯一下子去了三镇兵马,其余人也是心灰意懒,不防董卓突然领兵袭击,人心不定的关东诸侯登时大败。
退至皇宫再战,被董卓决了洛水,淹没雒阳东南,整片大地处处泥泞,水深尺许,冰冷刺骨,关东诸侯再次大败,粮草尽失,无奈之下只能退出雒阳。
败军之中,关羽回望函谷关与河东方向,心中暗叹,此次讨伐董卓失败,刘备已决意去幽州投奔师兄公孙瓒,他却是连去家里一探也不成了。
“毌丘都尉。”那边刘备正在劝毌丘毅:“何不随备同往幽州?”
毌丘毅摇头道:“吾要与稚叔取道河内,再回河东一探家眷,如今乱世,离家已数年,也不知家中情况如何,只恐牵连了家人,却要与玄德告辞了。”
刘备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关羽,又向毌丘毅道:“吾二弟家眷亦在河东解县,毌丘都尉若果回河东,还望照拂一二。”
毌丘毅点了点头。
……
河东郡,张辽次日带着郭嘉、毌丘兴、祝平和两个书佐出了太守府,微服到各县乡查看几项政令的执行情况。
他们先去了卫氏坞,卫氏坞是河东最大的堡坞,张辽本要拆除卫氏坞,但又觉得拆了耗财耗力,极为可惜,便决定将卫氏坞直接改造为河东书院,将当初从皇宫搬走的万卷书籍存到这里。
他任命司马徽为文学祭酒,主管河东郡所有学事,首先就是主持建设河东书院,在张辽的规划中,他们要把这里建成河东乃至天下最大的书院,吸引四方人才远来。
这也是张辽早有的一个谋划,如今开始付诸实施。
此时卫氏坞中,司马徽、康德、徐庶、石韬、司马懿,还有张辽从颍川劫来的一众教师和学子都在忙得热火朝天。
他们初时被张辽掳走,还有些恐惧和怨言,但自从见了这万卷珍贵典籍之后,便什么也顾不得了,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乐而忘忧。
河东书院一开始修建,张辽便发出了号召,加上司马徽的名望,很快吸引来了不少河东本地的儒士和学子来帮忙。
张辽在卫氏坞中一路笑得合不拢嘴,看得徐庶一众学子暗自好笑,此时他们看到了传说中杀神的另一面,大感亲近。
对于这些儒士和学子的安危,张辽极为重视,他让张郃拨出五百兵马,交由王越带领,王越曾为虎贲头领,护卫禁宫,又是史阿之师,带兵自然没有问题。要知道,请出王越着实也费了张辽不少心思,好在王越晚年也颇是喜欢读书,才应邀出山。
这五百士兵在卫氏坞中既是帮着建设书院,同时也负责保护众儒士和学子的安全。
张辽在新建的河东书院中对格局做了一些建议,又鼓励了一番众儒士和学子,便离开了河东书院,一路南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