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朝贡之策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只听钟进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关琉球这事中,如果要我大明出大力,则首先要搞清楚我大明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个是最为实在,也是最为关键的。”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眨眨眼睛,理所当然地道:“钟师傅,琉球乃我大明的藩属国,被倭寇侵扰,自然当为其做主。否则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愿奉我大明为宗主国?”
钟进卫听了这话,再次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道:“陛下,敢问宗主国的好处是什么?”
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愣在那里了。他感觉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比如用膳,是人很自然的一个需求,而钟师傅却问出了人为什么要用膳的问题。
钟进卫能猜到他们的心中是什么想法,他转头看看殿内的其他同僚,发现他们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于是,他就自答自话道:“宗主国,其实说白了就是藩属国的老大。藩属国的权力交替,都需要得到宗主国的认可,还需要向宗主国做定期的朝贡。以此为代价,如果藩属国有事情,宗主国有责任出面帮其解决。陛下,大致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点点头,回答钟进卫道:“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成为宗主国确实不错。可在实际上,我中原王朝更多的只是在乎名份,并不会以此干涉藩属国的权力交接。就算是朝贡,也是象征意义。更多的反而是藩属国朝贡,中原王朝会十倍返回给他们。以至于藩属国对于朝贡乐此不疲,甚至主动、经常地要求朝贡。”
钟进卫说到这里,又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还是点点头,实际情况确实如钟师傅所说,因此他也没有否认。
礼部尚书李腾芳听到这里,不由提醒钟进卫道:“兴国公,此乃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钟进卫闻声转头看向李腾芳,摆摆手道:“李大人,这些什么不治什么我不管。我只想问李大人一句,这种处置藩属国的策略,真的好么?会为大明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
李腾芳一听,正待搬出儒家所提倡的礼治那一套时,钟进卫就已经转回身子,对崇祯皇帝道:“陛下,目前这种关系其实更多的是能得到藩属国的尊重,起码在形式上是如此。可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大明强大的基础之上。”
说到这里,钟进卫提高了声音说道:“日本不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么?可他们在自己强大之时,就觊觎我大明的国土,又何来尊重?”
钟进卫话音一落,被温体仁逮到机会,就马上插话说道:“兴国公,你偏激了,藩属国也有责任为宗主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征讨某个势力,可以让藩属国也出兵相助。最近的例子,就是朝鲜曾出兵,和大明一起发动萨尔浒战事。”
钟进卫听了稍微一愣,然后马上接话道:“好,我承认有点偏激了。不过我说这些,并不是全盘否定目前大明的外交之策,而是想提出一些改进。”
钟进卫这么一说,其他人就放下了反驳的心思,准备听他怎么改进。
“钟师傅,请接着讲。”崇祯皇帝要求道。
钟进卫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认真地说道:“陛下,宗主国要想长久,首先其实力必须一直强于藩属国才行。否则反客为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因此,宗主国的对外之策,必须以壮大自身为目的,否则就是祸国殃民!”
这帽子就扣得有点重了,让原本还想争辩一下的几个人,都把话吞了回去。
但钟进卫说得这话又没有错,因此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钟进卫得到认同,就继续说道:“因此,基于这个目的,可以稍微改进下朝贡之策。针对不同的藩属国,采用不同的策略。”
“哦,钟师傅再讲具体点。”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要求道。
“比如琉球,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今后或者会成为北美和大明南方的中转站,因此可以要求他们免费或者最低代价的开放港口。大明商人的货物可以在琉球自由贸易,或者收取最低的关税等等。”
钟进卫说了一个之后,又继续举例子道:“再比如日本多硫磺,而大明又需要,因此可以要求日本朝贡多少数量的硫磺。当然,大明也要给其赏赐,同等价格或者再高点也无所谓,但这赏赐要有技巧才成...”
“等等,钟师傅,你说这赏赐要有技巧,什么技巧?”崇祯皇帝一听到不明白的,马上发问道。
钟进卫只好暂停讲述,回答崇祯皇帝道:“比如赏赐日本人一些奢侈品,或者其他高附加值却又没多大实用的东西。使得别人表面看起来,好像大明的赏赐价值更高,但实际上,对日本的国力等等并没有多大改变,或者还能引导其走向奢华。”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点点头,就接着说道:“一个原则就是强大的藩属国,或者居心叵测、不安份的藩属国,就要采取各种措施,打压它;而对于一些弱小又听话的藩属国,比如朝鲜这种,可以适当扶持一下。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和藩属国的交往,壮大我大明的实力,清除藩属国的潜在威胁。”
钟进卫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温和的改进,里子和面子都有,并没有引起温体仁等这些旧式儒臣的反感。
因此,他说完之后,并没有人反对他的建议。
崇祯皇帝想了下,笑着道:“如此甚好,还有细节上的东西,钟师傅不妨整理一份奏章出来。朝中再议一议,形成一个定制。”
“是,陛下。”钟进卫虽然不大喜欢写奏章,不过事情摊到自己头上,也没办法,只好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答应了,忽然想起来他好像扯了半天,还没回答一开始的问题。
于是,他不由得笑着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对于琉球求援一事,该如何处置为好?”
只听钟进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关琉球这事中,如果要我大明出大力,则首先要搞清楚我大明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个是最为实在,也是最为关键的。”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眨眨眼睛,理所当然地道:“钟师傅,琉球乃我大明的藩属国,被倭寇侵扰,自然当为其做主。否则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愿奉我大明为宗主国?”
钟进卫听了这话,再次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道:“陛下,敢问宗主国的好处是什么?”
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愣在那里了。他感觉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比如用膳,是人很自然的一个需求,而钟师傅却问出了人为什么要用膳的问题。
钟进卫能猜到他们的心中是什么想法,他转头看看殿内的其他同僚,发现他们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于是,他就自答自话道:“宗主国,其实说白了就是藩属国的老大。藩属国的权力交替,都需要得到宗主国的认可,还需要向宗主国做定期的朝贡。以此为代价,如果藩属国有事情,宗主国有责任出面帮其解决。陛下,大致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点点头,回答钟进卫道:“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成为宗主国确实不错。可在实际上,我中原王朝更多的只是在乎名份,并不会以此干涉藩属国的权力交接。就算是朝贡,也是象征意义。更多的反而是藩属国朝贡,中原王朝会十倍返回给他们。以至于藩属国对于朝贡乐此不疲,甚至主动、经常地要求朝贡。”
钟进卫说到这里,又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是这样吧?”
崇祯皇帝还是点点头,实际情况确实如钟师傅所说,因此他也没有否认。
礼部尚书李腾芳听到这里,不由提醒钟进卫道:“兴国公,此乃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钟进卫闻声转头看向李腾芳,摆摆手道:“李大人,这些什么不治什么我不管。我只想问李大人一句,这种处置藩属国的策略,真的好么?会为大明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
李腾芳一听,正待搬出儒家所提倡的礼治那一套时,钟进卫就已经转回身子,对崇祯皇帝道:“陛下,目前这种关系其实更多的是能得到藩属国的尊重,起码在形式上是如此。可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大明强大的基础之上。”
说到这里,钟进卫提高了声音说道:“日本不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么?可他们在自己强大之时,就觊觎我大明的国土,又何来尊重?”
钟进卫话音一落,被温体仁逮到机会,就马上插话说道:“兴国公,你偏激了,藩属国也有责任为宗主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征讨某个势力,可以让藩属国也出兵相助。最近的例子,就是朝鲜曾出兵,和大明一起发动萨尔浒战事。”
钟进卫听了稍微一愣,然后马上接话道:“好,我承认有点偏激了。不过我说这些,并不是全盘否定目前大明的外交之策,而是想提出一些改进。”
钟进卫这么一说,其他人就放下了反驳的心思,准备听他怎么改进。
“钟师傅,请接着讲。”崇祯皇帝要求道。
钟进卫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认真地说道:“陛下,宗主国要想长久,首先其实力必须一直强于藩属国才行。否则反客为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因此,宗主国的对外之策,必须以壮大自身为目的,否则就是祸国殃民!”
这帽子就扣得有点重了,让原本还想争辩一下的几个人,都把话吞了回去。
但钟进卫说得这话又没有错,因此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钟进卫得到认同,就继续说道:“因此,基于这个目的,可以稍微改进下朝贡之策。针对不同的藩属国,采用不同的策略。”
“哦,钟师傅再讲具体点。”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要求道。
“比如琉球,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今后或者会成为北美和大明南方的中转站,因此可以要求他们免费或者最低代价的开放港口。大明商人的货物可以在琉球自由贸易,或者收取最低的关税等等。”
钟进卫说了一个之后,又继续举例子道:“再比如日本多硫磺,而大明又需要,因此可以要求日本朝贡多少数量的硫磺。当然,大明也要给其赏赐,同等价格或者再高点也无所谓,但这赏赐要有技巧才成...”
“等等,钟师傅,你说这赏赐要有技巧,什么技巧?”崇祯皇帝一听到不明白的,马上发问道。
钟进卫只好暂停讲述,回答崇祯皇帝道:“比如赏赐日本人一些奢侈品,或者其他高附加值却又没多大实用的东西。使得别人表面看起来,好像大明的赏赐价值更高,但实际上,对日本的国力等等并没有多大改变,或者还能引导其走向奢华。”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点点头,就接着说道:“一个原则就是强大的藩属国,或者居心叵测、不安份的藩属国,就要采取各种措施,打压它;而对于一些弱小又听话的藩属国,比如朝鲜这种,可以适当扶持一下。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和藩属国的交往,壮大我大明的实力,清除藩属国的潜在威胁。”
钟进卫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温和的改进,里子和面子都有,并没有引起温体仁等这些旧式儒臣的反感。
因此,他说完之后,并没有人反对他的建议。
崇祯皇帝想了下,笑着道:“如此甚好,还有细节上的东西,钟师傅不妨整理一份奏章出来。朝中再议一议,形成一个定制。”
“是,陛下。”钟进卫虽然不大喜欢写奏章,不过事情摊到自己头上,也没办法,只好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答应了,忽然想起来他好像扯了半天,还没回答一开始的问题。
于是,他不由得笑着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对于琉球求援一事,该如何处置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