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汩思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尘尘埃埃文集最新章节!
通过深圳周刊177期插图,我认识了罗布汩。这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立体画面:眼前是一颗枯死的树干斑驳绽开、两根枯臂横伸的胡杨树,犹如竖在荒秃凄凉的罗布汩的十字架,隆起的一个个土丘犹如坟包,乍一看罗布汨似一个巨大坟场,万籁俱寂,一片肃杀气氛,泛起的白色盐碱如砒霜洒着,冷冷地貌视着生命。
生命?这里没有生命。人类居住的地球,海洋太大了,陆地太小了,而陆地居然有这么一大块面目狰狞、杀气腾腾的土地,拒绝绿色,拒绝生命。
但我分明看到了生命留下的痕迹,在这张拍摄着罗布汩土地的画面上,这颗胡杨树当年不就是绿叶婆娑、生机盎然吗,土丘下稀稀疏疏残留的芦苇根当年不就是生长在沼泽的芦苇林吗。
罗布汩是游移湖,童年时就听说新疆东部大沙漠有一个游移湖,由于水源改道,罗布汩从一个地方消失,又从另一个地方出现。罗布汩的真正消失是它的水源的彻底断流,而这条水源就是孔雀河,当年曾是孔雀开屏的地方。由于大面积的截流垦荒,孔雀河无水可供了。一九七零年罗布汨还是一片湖光水色,一九七四年美国卫星探测到的最后一点湿地消失了,我们中国人还浑然不知罗布汩的消失。美国的侦察卫星是在侦察我国罗布汩核试验基地时探测到的这点地质情报。
罗布汩的消失是顾此失彼的结果。生产建设兵团在塔里木河上游截流浇灌出一片片绿洲,失去水源的罗布汩终于被蒸发掉了。人类竟有不周到之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作出了破坏自然的代价。现在的人们贪婪得近乎疯狂得向自然界索取,比起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遭到了自然界的疯狂报复。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辩证地指出:说什么尊重自然规律呢,但又在改造自然的狂热下,做出了破坏自然的一件又一件令自然难以饶恕的蠢事。
处于内陆腹地的新疆,幸有天山山脉而耸立,峰顶终年降雪、积雪,融化的雪水浇灌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上一片又一片绿洲。设想一下无天山的存在,新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就是沙漠,沙梁起伏更无际涯,生态更加恶劣。有了天山山脉,便有了皑皑白雪,便有了原始森林,便有了风景如画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就有了滚滚奔流的开都河、塔里木河。
假如罗布汨地区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呢,生态环境起码不是目前狰狞恐怖的模样。阿拉伯半岛不见山脉纵横,沙漠几乎横扫阿拉伯半岛,尽管它有“世界油盆”之称。我国的沙漠在东袭南移,千年胡杨一片片枯萎死亡,绿洲一片片消失,人们被迫背井离乡,这一切都是因为缺水、缺水、缺水!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并束手无策的话,一个世纪后,沙漠滚滚进抵长江,恐怕不是危言耸听的想象。
罗布汨曾经神秘而浩淼的水域为何消失得如此之快,它的消失只有近四十年的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惊愕、还是惊愕,看枯死不倒的胡杨树悲壮无奈地伸开长臂,现出不解的惊愕。这是可以生长生命的土壤,依稀可见的芦根,只要有水浇灌一定会生出生命的绿。可是水呢?水在哪里,水,真正的生命之源,没有水,生命便失去了载体,犹如没有水的月球的表面。
中国自古以夹不乏游历者,著名的莫过于写下“徐霞克游记”的徐霞克,但乏有探险家。罗布汨的发现者据说是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于一八七六年宣称的,后来有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桔瑞超,中国人的名字只有一个陈宗器,时间那么靠后,中国的神秘之地让外国人创造着探险神话。
于是科学家彭加木前去考察,探险家余纯顺只身探险在这生命禁区。壮士壮举可歌可泣,只是壮士一去不返,生命绝唱罗布汨腹地。多少游人玩客在神州的风景名胜留连忘返,又有多少人敢踏上探险之旅。在余纯顺其后的探险志土,以赴汤蹈火之慨,义无反顾地以徒步或以车的形式向罗布汨挺进,他们要让罗布汨不再神秘与恐怖,人们啊!要记住他们,要颂扬他们的壮举。
我们不由得感到博斯腾湖的宝贵,感到它的生命之源——开都河的宝贵。我在博斯腾湖畔的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生活过,博湖是我国的主要芦苇产区,夏日里葱葱郁郁,秋冬季节金黄浩荡。没有水芦苇能生长吗?该湖还是新疆两大渔业基地之一,不用说周围垦荒生产的兵团、农场了。这里的土壤是南疆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这里的绿洲是生态环境最好的绿洲,一望无际由机械化作业的田野,一排排绿色林带,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排灌渠。还有被称为“龙驹之乡”的包尔图牧场,蓝天白云衬托下的绿草青青的草原,都因为博斯腾湖而骄美。
我担心博斯腾湖的未来,从有关资料上获悉,博湖水质矿化度不容乐观,水平面连年降低。保护博湖,就是拯救博湖,罗布汨的生态悲剧决不能在博斯腾湖重演。
响亮的口号下不一定有惊天业绩。有一类中国人干事业就是好大喜功,大事未完成,先嚷得轰轰烈烈再说。八十年代初建设的“北方绿色长城”今日不知端倪,只见一年比一年强劲的开发热、旅游热,侵蚀破坏着好端端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不是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保护自然环境己成人类生存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位公民责无旁贷。
八十年代初我在清水河农场一个图书室,读到一本书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位美国学者所著,绿色封面给我留下了尤深的印象。书中内容从地球的生态灾难到保护绿色地球的呼吁,作者以浅显的语言从地球的角度将观点透彻的进行了阐解。进入新的世纪,应该说生态环境的现实并未使人消除忧虑,沙漠化扩大的势头并未得到根本遏止,肆虐的沙尘飘洋过海到东瀛日本。人们啊!不要以为自已生活在气候湿润的绿色平原,与黄色沙漠还很远很远。事物都是相互联糸的,大西北刮沙尘暴时,湖北中部的天空是灰蒙蒙一片。某个岛国的火山爆发,高喷的岩浆浓烟直刺青天,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能对全球生态没有影响吗?
是的,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美国的航天飞行探测器测到火星有水,即使有水,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火星生活。人类必须要到地球上生活下去,但人类生存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几乎是掠夺性的开采,从植物、动物到矿藏透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们啊!要警醒。
我幼稚地幻想:将来人们有什么神力让罗布汨穿上绿装,如果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就有一种可能,如果能引来哪个方向的暖湿气流,就有第二种可能。但愿那棵十字架似的胡杨树成为历史的记忆。
我这样想,保护生态环境决不仅是一种口号,环保教育应从小学生抓起,尤其深圳周刊这幅广角镜头的摄影画,应该给每一位人士以深沉的思考。
通过深圳周刊177期插图,我认识了罗布汩。这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立体画面:眼前是一颗枯死的树干斑驳绽开、两根枯臂横伸的胡杨树,犹如竖在荒秃凄凉的罗布汩的十字架,隆起的一个个土丘犹如坟包,乍一看罗布汨似一个巨大坟场,万籁俱寂,一片肃杀气氛,泛起的白色盐碱如砒霜洒着,冷冷地貌视着生命。
生命?这里没有生命。人类居住的地球,海洋太大了,陆地太小了,而陆地居然有这么一大块面目狰狞、杀气腾腾的土地,拒绝绿色,拒绝生命。
但我分明看到了生命留下的痕迹,在这张拍摄着罗布汩土地的画面上,这颗胡杨树当年不就是绿叶婆娑、生机盎然吗,土丘下稀稀疏疏残留的芦苇根当年不就是生长在沼泽的芦苇林吗。
罗布汩是游移湖,童年时就听说新疆东部大沙漠有一个游移湖,由于水源改道,罗布汩从一个地方消失,又从另一个地方出现。罗布汩的真正消失是它的水源的彻底断流,而这条水源就是孔雀河,当年曾是孔雀开屏的地方。由于大面积的截流垦荒,孔雀河无水可供了。一九七零年罗布汨还是一片湖光水色,一九七四年美国卫星探测到的最后一点湿地消失了,我们中国人还浑然不知罗布汩的消失。美国的侦察卫星是在侦察我国罗布汩核试验基地时探测到的这点地质情报。
罗布汩的消失是顾此失彼的结果。生产建设兵团在塔里木河上游截流浇灌出一片片绿洲,失去水源的罗布汩终于被蒸发掉了。人类竟有不周到之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作出了破坏自然的代价。现在的人们贪婪得近乎疯狂得向自然界索取,比起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遭到了自然界的疯狂报复。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辩证地指出:说什么尊重自然规律呢,但又在改造自然的狂热下,做出了破坏自然的一件又一件令自然难以饶恕的蠢事。
处于内陆腹地的新疆,幸有天山山脉而耸立,峰顶终年降雪、积雪,融化的雪水浇灌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上一片又一片绿洲。设想一下无天山的存在,新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就是沙漠,沙梁起伏更无际涯,生态更加恶劣。有了天山山脉,便有了皑皑白雪,便有了原始森林,便有了风景如画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就有了滚滚奔流的开都河、塔里木河。
假如罗布汨地区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呢,生态环境起码不是目前狰狞恐怖的模样。阿拉伯半岛不见山脉纵横,沙漠几乎横扫阿拉伯半岛,尽管它有“世界油盆”之称。我国的沙漠在东袭南移,千年胡杨一片片枯萎死亡,绿洲一片片消失,人们被迫背井离乡,这一切都是因为缺水、缺水、缺水!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并束手无策的话,一个世纪后,沙漠滚滚进抵长江,恐怕不是危言耸听的想象。
罗布汨曾经神秘而浩淼的水域为何消失得如此之快,它的消失只有近四十年的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惊愕、还是惊愕,看枯死不倒的胡杨树悲壮无奈地伸开长臂,现出不解的惊愕。这是可以生长生命的土壤,依稀可见的芦根,只要有水浇灌一定会生出生命的绿。可是水呢?水在哪里,水,真正的生命之源,没有水,生命便失去了载体,犹如没有水的月球的表面。
中国自古以夹不乏游历者,著名的莫过于写下“徐霞克游记”的徐霞克,但乏有探险家。罗布汨的发现者据说是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于一八七六年宣称的,后来有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桔瑞超,中国人的名字只有一个陈宗器,时间那么靠后,中国的神秘之地让外国人创造着探险神话。
于是科学家彭加木前去考察,探险家余纯顺只身探险在这生命禁区。壮士壮举可歌可泣,只是壮士一去不返,生命绝唱罗布汨腹地。多少游人玩客在神州的风景名胜留连忘返,又有多少人敢踏上探险之旅。在余纯顺其后的探险志土,以赴汤蹈火之慨,义无反顾地以徒步或以车的形式向罗布汨挺进,他们要让罗布汨不再神秘与恐怖,人们啊!要记住他们,要颂扬他们的壮举。
我们不由得感到博斯腾湖的宝贵,感到它的生命之源——开都河的宝贵。我在博斯腾湖畔的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生活过,博湖是我国的主要芦苇产区,夏日里葱葱郁郁,秋冬季节金黄浩荡。没有水芦苇能生长吗?该湖还是新疆两大渔业基地之一,不用说周围垦荒生产的兵团、农场了。这里的土壤是南疆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这里的绿洲是生态环境最好的绿洲,一望无际由机械化作业的田野,一排排绿色林带,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排灌渠。还有被称为“龙驹之乡”的包尔图牧场,蓝天白云衬托下的绿草青青的草原,都因为博斯腾湖而骄美。
我担心博斯腾湖的未来,从有关资料上获悉,博湖水质矿化度不容乐观,水平面连年降低。保护博湖,就是拯救博湖,罗布汨的生态悲剧决不能在博斯腾湖重演。
响亮的口号下不一定有惊天业绩。有一类中国人干事业就是好大喜功,大事未完成,先嚷得轰轰烈烈再说。八十年代初建设的“北方绿色长城”今日不知端倪,只见一年比一年强劲的开发热、旅游热,侵蚀破坏着好端端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不是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保护自然环境己成人类生存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位公民责无旁贷。
八十年代初我在清水河农场一个图书室,读到一本书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位美国学者所著,绿色封面给我留下了尤深的印象。书中内容从地球的生态灾难到保护绿色地球的呼吁,作者以浅显的语言从地球的角度将观点透彻的进行了阐解。进入新的世纪,应该说生态环境的现实并未使人消除忧虑,沙漠化扩大的势头并未得到根本遏止,肆虐的沙尘飘洋过海到东瀛日本。人们啊!不要以为自已生活在气候湿润的绿色平原,与黄色沙漠还很远很远。事物都是相互联糸的,大西北刮沙尘暴时,湖北中部的天空是灰蒙蒙一片。某个岛国的火山爆发,高喷的岩浆浓烟直刺青天,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能对全球生态没有影响吗?
是的,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美国的航天飞行探测器测到火星有水,即使有水,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火星生活。人类必须要到地球上生活下去,但人类生存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几乎是掠夺性的开采,从植物、动物到矿藏透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们啊!要警醒。
我幼稚地幻想:将来人们有什么神力让罗布汨穿上绿装,如果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就有一种可能,如果能引来哪个方向的暖湿气流,就有第二种可能。但愿那棵十字架似的胡杨树成为历史的记忆。
我这样想,保护生态环境决不仅是一种口号,环保教育应从小学生抓起,尤其深圳周刊这幅广角镜头的摄影画,应该给每一位人士以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