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的足迹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残不废文集最新章节!
要说,我最叹服的人是谁?我想,应该是徐霞客了,因为能够把整个生命和灵魂都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的山川大地、孤独地走完一生的人,世上无几。
以前,我无法理解,婚后不久的他,才22岁,应该是人生享乐的最佳年华,可他却偏偏拒绝人生的色彩,背着一个极其简单的行囊,走向了祖国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泊,开始了他一生孤独的行程。
要知道,生活于明朝的那个时代,道路的艰难不必言说,社会动荡、匪盗猖獗、病疫肆虐就吓得怕人,再加上他的考察课题又不是政府行为,没有俸禄,更没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完全是出于自费或是朋友特别是一帮僧人的资助,可他却一意孤行,一路坚定的游历下去,坚韧不拔的探寻中国的地质地貌,直至走完他56岁的人生为止。
他不是怪人,没有失常的怪癖,也不是疯子与另类,他有健康的人格,他不是去放浪、去逃避、去游乐,他为什么会拒绝安闲而委身于旷野上的孤独?
随着时间的积淀我理解了,他一生阅读大地的动力来源于他的心灵与梦想,也来源于他的智慧。他形似孤独,但他的灵魂是高尚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沉浸于祖国名山大川的孤独成了他一种莫大的快乐和幸福。
他一生跋涉,徒步奔走了大半个中国,有的是对祖国山河最真挚的热爱。考察中,他露宿残垣,寄身草莽,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一部被世人誉为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他对石灰岩溶洞和地貌的考察和研究,是世界第一人,后人册封他为石灰岩之父。而这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为中国的游记文学增添了辉煌。
徐霞客用一生的孤独换来了他的成就,让世人大吃一惊。
我就是敬佩像徐霞客这样的人,敬佩能够带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而为之奋斗的人,遇着这样的人,我会由衷的敬佩。
近来,我就遇上了这样的人,在家乡的网站上,经常看到他的摄影作品,而他的作品最为吸引我注意的是大多与家乡的城市风采、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相关的,他用他高超的摄影技术拍出了家乡的田园美景,拍出了家乡的山水神韵和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他的网名叫开阳先锋。
或许是我贴在网上的文字也引起了他的兴趣,我们彼此注意,通过qq,我们成了朋友,是他主动来探访了我,我们一见如故。
他为我送上了他的摄影作品集网罗美景,这是他几年来奔走于罗定的山山水水所凝聚的心血,他不为别的,只为了宣传罗定,赞美家乡,为弘扬罗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出一份力,奉献自己对家乡那份炽热的爱。
翻开这本影集,一百八十张照片呈现于眼前,我不看犹可,一看惊羡不已,内中的美景遍及市区及所属各乡镇,那些似曾相识的,拍摄出的效果美得简直不敢指认,我只有不住的赞叹,几百年前的泷江老八景在这里展现了;那些难以读懂的描绘罗定地方的古诗,也通过作者踏着昔日诗人的足迹通过照片的形式重现;还有那些拍自山顶上的日出与晚霞、俯瞰大地的田园美景以及乡村风貌也定格于此;还有那些古树的特写、石山造型的创意发掘、洞穴内的揭秘也收罗其中我为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痴迷所感动,为他对艺术与美的执着和追求所折服!
看完画册,我惊羡那一幅幅美丽作品的同时,带着羡慕的目光,我不禁多看了作者几眼,我难以想象,那一幅幅佳作诞生的背后不知凝聚了作者多少的辛劳,摄影的艰辛,恐怕只有内中人才会明白,有些照片,甚至是差点用生命换来的。
开阳先锋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家,他也不是科班出身,他对摄影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他1966年出生于罗定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于1986年他去当了兵,退伍后于1992年工作于南海市交通系统。他接触摄影只是一个偶然机会,1993年,他所在的南海市交通系统要举行一个会议,适逢负责摄影的同志要外出,于是临时叫他一试,为了鼓励开阳先锋乐意接受这份差事,摄影的同志说:“不怕,拍照,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镜头对准主席台‘咔嚓’一声按下快门就完成。”那一次的摄影,在没有任何拍摄技术可言的前提下冲晒出来的照片居然还能得到领导的赏识,这小试牛刀的一试就试出了开阳先锋对摄影的兴趣
或许是军旅生涯练就了他豪爽、率直、热情的性格,磨练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刚强,激发了他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他开始钻研摄影技术了,他购买了数码摄影基础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风景摄影等100多种专门介绍摄影的书籍,并订阅了中国摄影、摄影世界、大众摄影等多种杂志,如饥似渴的进行自学。同时他也有意识的结交一些摄影界的朋友,便于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一起相约外出采风。工作的头几年,他的工资除了吃饭外几乎都花在了购买相机等摄影器材、冲晒照片、购书等与摄影有关的事上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摄影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
于2004年,当他购买了一台心爱的某个牌子的5d单反数码专业相机时,他的照片质量来了一次质的飞跃。拥有了此台相机,他如鱼得水,从此,他的摄影技术得到了有效发挥,加上他的天聪和不辞劳苦的耕耘,使他在摄影园地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喜悦。在佛山南海交通系统举办的摄影大赛中,他多次荣获一等奖。在省交通系统的摄影大赛中,他分别获三等奖和优胜奖。他的作品多次在佛山日报、珠江时报等报刊发表,连黑龙江省出版的2006年第1期棋艺杂志,也用他的摄影作品作为封面。他参加了由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印象云浮摄影大赛”在获奖的130余件作品中,他的作品就达7件之多。2008年元旦,罗定市邮政局发行了一套12张的罗定风光明信片,其中属他的摄影作品就占了7张。他现在是南海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并没有自满于这些成绩的获得,他有他更为远大的鸿鹄之志,他虽不在罗定工作,但他身为罗定人,时刻惦念着罗定,不忘自己的根,他对自己的摄影技术有了充分的自信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馈罗定,回馈父老乡亲,决心为颂扬罗定添砖加瓦。带着这个目标他实施了奋斗,网罗美景由此而问世,它的出版发行,给罗定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
说实在,如果是一班好友外出游山玩水而拍摄一些生活照是非常之悠哉游哉、快乐自在的事。可是,一旦把摄影提升到了创作的高度,那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它需要的是艰辛的付出,需要的是徐霞客那样的毅力。为了搜罗拍摄网罗美景,几年来,每逢双休日、黄金周,他都毫不犹豫的不惜驱车二百多公里直往罗定里钻,实在无路可走了,他就背上装满摄影器材的行囊一头扎进罗定的山川旷野里,或攀山头、穿小路、涉河溪、走村过寨;或登高远眺、觅觅寻寻;或固定相机守候日出日落、守候那一片白云飘来、守候那一叶轻舟划过湖心
都说摄影创作是一门孤独的艺术,一点不假。开阳先锋牢记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罗定籍的记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金鸡镇,记者在一座山头上看到了一幅家乡自然风光美丽的坯,为了捕获最佳的拍摄时机,他就在山头上守候了三天,终于拍摄到了一张令自己满意且极有分量的风光照片,这张照片被当时的人民画报录用刊登。这个故事始终在开阳先锋的心中回荡,影响着他,鞭策着他,激励着他,使他明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的道理。
他应该得益于他的军旅生涯,因为艰苦的军旅生涯也练就了他坚韧不拨的个性,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造就了他超强的攀爬能力。几年来,他的心都与罗定的名山大川维系在一起了,为了能寻找到反映罗定特色的美丽风光,罗定海拔千米以上的21座山峰他都几乎登顶,分界的龙须顶、罗镜的三叉顶、船步的八排山、都门的木兰山、加益的大芒顶、龙湾的云盖大山及贵龙顶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还有,他登遍了苹塘的几十座石山峰林,六次去边远山区连州镇蒲垌坑采风,七次入聚龙洞,八次上八排山,那龙须顶、三叉顶、贵龙顶他分别登过两次。
一个有抱负的摄影者为了追求一张完美的日出,他会露宿于山顶,等待着日出。可是,当回去洗出来的照片不够理想时,他还会再次登顶,重复露宿,继续等待明天的黎明,直到照片令他满意为止。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的人,目标一经确定,就不轻言放弃。他选定的每一幅画面,都用心去感受,感受它最原始的奇妙,记录它最本质的层面,他尽量使自己的作品“原汁原味”提倡不改变原始的影像,他宁肯把时间多些花费在拍摄点的选择上、花费在“上下左右俯仰”六合的最佳视点和角度的确定上、花费在守候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最佳时机上,也不愿意过多的花时间去进行合成、添加、改变色彩等过分的技术处理。所以他留守于山上的时间注定要比别人的多,注定了他要承受一种忍耐与坚持、孤独与寂寞的精神磨砺。
他相信万物有灵,他要给足够的时间自己去阅读大自然,去与大自然进行“精神交流和对话”他把自己的所有情感都融入到山水田园风光的拍摄之中了,他坚信这样才能摄出天地之精气,拍出山水之魂魄,拍出的画面才能以磅礴的气势赋予人类的思想感情,造就某种气氛,涌出某种意境与情感,也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被动的自然景物焕发出人的灵性。
看着那一幅拍自苹塘镇的原野稻香,喀斯特岩溶地貌所特有的美丽石峰山林下那一大片开阔的稻田,依山而建的民居依稀其中,夏收时节,丰收在望,场面清晰而壮观,画面那晴朗的气氛,温暖的色调,大开的风度,深邃的境界都感动着我。我慨叹,罗定人生活在如此美景之下,加之“粮粒丰储”适彼乐土,还欲何求?
欣赏着原野稻香,不禁追问起它的诞生过程,当了解到作者因拍摄它而中暑时我不知是怎样的表情。那天是7月中旬的中午,炎阳似火,开阳先锋选择的拍摄点就是一座石峰的山顶,可那座石峰,离山顶往下一百米全是峭壁林立的石头,无路可上,不轻易放弃的他只能选择攀岩,他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器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可还未站稳,他眼前发黑,感觉虚脱,迷迷糊糊的就晕倒在了山顶上,一个人的山顶,孤伶伶的无援,所幸不到半响功夫他能够苏醒过来,苏醒过来的他想到的就是拍照,原野稻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再看他的金鸡水岩:洞底仰视,岩洞的顶端,黑黝黝的洞口透进一抹光线,洞壁灰、褐的古老色彩犹如盖了亿万年的头巾布满了灰尘,养在深闺亿万年的沧桑正在等待着人们揭开它的头盖。我慨叹,想不到罗定还有那么多储藏着的旅游资源可待开发,我作为罗定人,也感到自豪。同时,我不得不敬佩开阳先锋,如果不是他,我根本不知有“金鸡水岩”他不单只是为摄影而摄影,他无形中也在为发掘罗定旅游资源而去探险,而去做开路先锋。
金鸡水岩是这样诞生的:开阳先锋在翻阅罗定历代诗选时,发现有一首莫如泉作的咏金鸡龙华寺水岩,诗中是这样写的“昔闻海上有仙山,疑是飞来谪此间。地僻也应无俗驾,不妨寄迹到尘寰”于是他有了去金鸡、去找龙华寺、去探险水岩的强烈冲动。通过电话,他联系上了金鸡镇的一位朋友,话没多说他就带上相机直奔金鸡而去。经打听,昔日的龙华寺在乾相村内,不远处确实有水岩。他们又马不停蹄的直奔乾相村,找了一位熟悉地方的当地农民作向导,终于找到了莫如泉昔日咏诗的地方。龙华寺早已不存,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残垣。而这个水岩,亿万年敞开的洞口望眼欲穿,亿万年依然如故的期盼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地下河哗啦啦的水流声自洞口传出,似是在诉说它亿万年深藏地下的孤寂,它在盼望着人们去洞识它。
开阳先锋来了,可水岩迎接他的是深不可测的漆黑,它并不是横道,而是深垂如井的悬崖,估计从洞口至地下河大约有六、七米高。他带来了绳子,打双把自己捆绑,一端扣在石头上,他就顺势而下,可是拉尽了绳子自己还悬在半空,原来估算的深度有错误,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所幸他左蹬右踩,右脚触到了石缝,他踏了几下,居然还很结实,再探,居然还可以容纳人,这下子他可以放心了。他解开了绳子,叫上面的人将绳子由双线改为单线,把相机和电筒吊下给他。他沿着石缝摸爬到了地下河边,找到了落脚点,他选准了角度进行了拍照,金鸡水岩由此而诞生。而那个水岩的高度,远不止6米,足有12米高,安全上洞后他说,在下边,他一直都担心自己会掉到地下河里去。
再看他的银湖晨曦,黎明前的银湖,一抹红霞冲破远山的迷离,打破天空那一片混沌与空蒙的黝蓝,宁静的湖面环绕墨绿的岛屿,红霞与墨绿倒影湖中,一叶渔舟劳作于橘红与幽蓝过度的湖面上,点缀得当。朦胧的蓝笼罩下的银湖晨曦,红霞初露,整个画面静中带动,冷暖相宜,柔和得令人陶醉。
金银湖本身就是罗定的旅游景点之一,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开阳先锋,绝对不会放过对金银湖及周边环境的选景拍摄,那些山头,他都登过了,而且还不止一次,由于距市区相对较近,他不用露宿,为了拍摄银湖晨曦,他凌晨四时驱车前往,赶在日出前登上自己早已踩点过的山头;为了拍摄云桂云海,他专挑前一夜下雨后的清晨登上云桂山顶,腿裤扫过山野上带水的芒草,流满了一鞋筒的水。那一幅银湖奇景,原子弹爆炸般滚动升腾起的蘑菇状白云在银湖远山处上空直逼苍穹,晚霞的奇景使银湖更增添了几分神奇与壮美。虽然这一幅背景可遇而不可求,但偶然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没有作者的踏破铁鞋,就没有机会遇着这一类稍纵即逝的美景。
再看他的八排美景:厚重浓烈的一片山坡绿草地疑似人工雕琢,稀疏散落的松树等乔木又不似人工栽种,牛群随意散布于整个草地在悠闲的吃草,蔚蓝的天空下一片清新的绿,看着如此自然与和谐的美,赏心悦目得令我不忍翻过下一页。开始时我以为是瑞士风景,罗定哪有如此之美景?可是,经解释,我不得不信,而且,它的美景还在海拔1080米的罗定第五峰、一山连三县的八排山上,人称“天堂顶”我慨叹,罗定不是不美,它只不过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我知道,开阳先锋为了拍摄八排山系列,他八次登上八排山,还曾经在山顶露宿过,山上的蛇、虫、鼠、蚁恐怕都认识他了,山下的村民就曾半讥半赞的说笑过他:这傻子,又来登山了,山上有宝呀?记住有老虎的,不过是解放前的事了。开阳先锋回应:对你说也不会明白,我是冲着那里的奇石、异花和云海而去的,我特别留恋天堂顶上的那一块天然大花园。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痴迷于罗定的山水,他对罗定山水那份最真挚的热爱,就注定了他的伟大,就注定了罗定的山水也要恭恭敬敬的接纳他的镜头,让他留住那美丽的一刻,让它载入罗定的史册,成为不朽,成为永恒。
开阳先锋的摄影作品还有很多,如在海拔500米的山腰上任由山蜞咬脚吸血、硬是俯瞰山野、最终拍摄完成的蒲垌梯田,画面中,山凹下有几间被绿树遮掩稀疏分布的瓦房,紧挨着的就是几座沟壑相连的山脊,月牙形的梯田一块块镶嵌其中,层层叠叠,一级级顺山而上,正是插秧的季节。我感叹这里是“人间福地、桃源乐土”的同时,更多想到的是他们生存的严峻现实,穷山恶水,唯有敢教日月换新装。
如那一幅古朴双德,浓浓的绿,稻田与远处群山之间,错落有致的民房分布其中,翻滚的白云随风西去,蓝色的天空映照下的村庄生机勃勃。双德,有“小北京”之称,它地处海拔800米高处的高寒山区,它的气候与南方的气候极不相称,它是罗定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是高耸于山顶上的世外桃源。开阳先锋为了拍摄它,走向了更高的木兰山脊,冒着被黄蜂蜇的危险按下了快门。
为了拍摄好文塔系列,他曾经一段日子背着相机在早、午、晚的不同时段傻乎乎的在沿江路溜达来溜达去,时而还爬下江边危险的斜坡,为的是选择最理想的位置和守候最佳的时机来拍摄对岸的文塔。单就拍摄文塔日出来说,为了守候“天时、地利、人和”守候日出瞬间理想的天色与光芒,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清晨,他守候了n次,终于拍摄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最终选定用作网罗美景相册封面的文塔日出。
他的作品还有拍自苹塘的龙龛卧佛、孕、佛光显迹、古祠少年,拍自龙湾的龙湾瀑布、桫椤古韵,拍自新榕的泷喉天险,拍自加益大芒山的山娃戏水,拍自泗纶的丹桂飘香、蒸笼一条街,拍自都门双德的千年古杉,拍自素龙的神石,拍自太平的太平石棺,拍自罗镜的云沙温泉,拍自罗平农场的牙签阵,拍自罗城镇的龙城迎春等,不胜枚举。可以这么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用他不知疲倦的双腿走出来的。
为了拍摄,为了网罗美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走遍了罗定,拍下了三万多张照片,回到家中,他还要进行繁琐的筛选,将筛选出的几千张照片进行电脑剪裁,作适当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满意后才可存档入库备用。他的网罗美景,就是从筛选出的几千张照片中再挑选出400张作为初稿的,然后再从这400张中依照“宣传罗定、赞美罗定、反映生态、兼顾各镇”的原则选出最后的180张作为定稿照片。
别以为网罗美景是政府牵头的结果,它完全是开阳先锋以个人的力量,自费创作出来的,出版的费用也是自费,他的伟大也在于此,他的无私与无畏,也注定了他能成为为弘扬罗定历史文化名城最热心、最彻底、最干净的自愿者。
爱上了摄影创作,就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孤独表现在背起沉重的器材为理想一次次的前行上,表现在牺牲了玩牌打麻将的时间而专注于电脑上的修整照片上,追寻梦的脚步,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或许,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也是一种快乐、幸福和愉悦。这样的孤独,对摄影者来说却是那样的洒脱与奔放。
开阳先锋生活于现代,他不会拒绝现代的文明,与明朝的徐霞客相比,天壤之别的条件,现代不知优越于当时的多少千万倍,开阳先锋可以驱车前往,可以利用手机等非常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几百公里的路程,来回也不到半天功夫,所以他也无需承受象徐霞客那样一旦上了路就大半年也赶不回来的苦。所以,对网罗美景的创作,他也无需放弃自己的职业。
卸下摄影背囊的开阳先锋,是一个喜交朋友,善于言谈,随和可亲的人,他豪爽,正直,兴趣广泛,象棋、诗联、藏书也是他的业余爱好。在单位,他尽职尽责,成绩显著,曾被评为系统的先进个人和局里的优秀党员。
在摄影路上,他会有意邀上三、五知己,也不怕成群结队的去,确实邀不了人结伴同行,他会“孤军作战”为了摄影,他会不耻下问,遇着村庄,尽管不熟识,他也会敲农舍的门,与不熟识的村民攀谈;在城市,他会说服楼主,让他登上他们的楼顶拍照。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年初一,经允许,他登上了一大公司的楼顶,拍下了场面开阔、气势磅礴、有如亲临其境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幅龙城迎春。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的人,摄影时孤独,可回到生活中却又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他特别感谢一直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妻子十几年来对他的理解和支持。
完成了网罗美景的出版,开阳先锋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打算在罗定搞几个摄影基地,吸引更多的外地摄影爱好者来罗定采风,大力宣传罗定,推介罗定,不断提高罗定的知名度。另外,他还创建罗定生活网(网址:ld668)大型综合网站,打算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通,到时她将以丰富的资讯、高雅的艺术、便捷的网上生活服务于罗定人民,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应有的贡献。
愿开阳先锋在新的征程里再铸辉煌!
要说,我最叹服的人是谁?我想,应该是徐霞客了,因为能够把整个生命和灵魂都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的山川大地、孤独地走完一生的人,世上无几。
以前,我无法理解,婚后不久的他,才22岁,应该是人生享乐的最佳年华,可他却偏偏拒绝人生的色彩,背着一个极其简单的行囊,走向了祖国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泊,开始了他一生孤独的行程。
要知道,生活于明朝的那个时代,道路的艰难不必言说,社会动荡、匪盗猖獗、病疫肆虐就吓得怕人,再加上他的考察课题又不是政府行为,没有俸禄,更没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完全是出于自费或是朋友特别是一帮僧人的资助,可他却一意孤行,一路坚定的游历下去,坚韧不拔的探寻中国的地质地貌,直至走完他56岁的人生为止。
他不是怪人,没有失常的怪癖,也不是疯子与另类,他有健康的人格,他不是去放浪、去逃避、去游乐,他为什么会拒绝安闲而委身于旷野上的孤独?
随着时间的积淀我理解了,他一生阅读大地的动力来源于他的心灵与梦想,也来源于他的智慧。他形似孤独,但他的灵魂是高尚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沉浸于祖国名山大川的孤独成了他一种莫大的快乐和幸福。
他一生跋涉,徒步奔走了大半个中国,有的是对祖国山河最真挚的热爱。考察中,他露宿残垣,寄身草莽,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一部被世人誉为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他对石灰岩溶洞和地貌的考察和研究,是世界第一人,后人册封他为石灰岩之父。而这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为中国的游记文学增添了辉煌。
徐霞客用一生的孤独换来了他的成就,让世人大吃一惊。
我就是敬佩像徐霞客这样的人,敬佩能够带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而为之奋斗的人,遇着这样的人,我会由衷的敬佩。
近来,我就遇上了这样的人,在家乡的网站上,经常看到他的摄影作品,而他的作品最为吸引我注意的是大多与家乡的城市风采、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相关的,他用他高超的摄影技术拍出了家乡的田园美景,拍出了家乡的山水神韵和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他的网名叫开阳先锋。
或许是我贴在网上的文字也引起了他的兴趣,我们彼此注意,通过qq,我们成了朋友,是他主动来探访了我,我们一见如故。
他为我送上了他的摄影作品集网罗美景,这是他几年来奔走于罗定的山山水水所凝聚的心血,他不为别的,只为了宣传罗定,赞美家乡,为弘扬罗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出一份力,奉献自己对家乡那份炽热的爱。
翻开这本影集,一百八十张照片呈现于眼前,我不看犹可,一看惊羡不已,内中的美景遍及市区及所属各乡镇,那些似曾相识的,拍摄出的效果美得简直不敢指认,我只有不住的赞叹,几百年前的泷江老八景在这里展现了;那些难以读懂的描绘罗定地方的古诗,也通过作者踏着昔日诗人的足迹通过照片的形式重现;还有那些拍自山顶上的日出与晚霞、俯瞰大地的田园美景以及乡村风貌也定格于此;还有那些古树的特写、石山造型的创意发掘、洞穴内的揭秘也收罗其中我为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痴迷所感动,为他对艺术与美的执着和追求所折服!
看完画册,我惊羡那一幅幅美丽作品的同时,带着羡慕的目光,我不禁多看了作者几眼,我难以想象,那一幅幅佳作诞生的背后不知凝聚了作者多少的辛劳,摄影的艰辛,恐怕只有内中人才会明白,有些照片,甚至是差点用生命换来的。
开阳先锋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家,他也不是科班出身,他对摄影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他1966年出生于罗定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于1986年他去当了兵,退伍后于1992年工作于南海市交通系统。他接触摄影只是一个偶然机会,1993年,他所在的南海市交通系统要举行一个会议,适逢负责摄影的同志要外出,于是临时叫他一试,为了鼓励开阳先锋乐意接受这份差事,摄影的同志说:“不怕,拍照,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镜头对准主席台‘咔嚓’一声按下快门就完成。”那一次的摄影,在没有任何拍摄技术可言的前提下冲晒出来的照片居然还能得到领导的赏识,这小试牛刀的一试就试出了开阳先锋对摄影的兴趣
或许是军旅生涯练就了他豪爽、率直、热情的性格,磨练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刚强,激发了他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他开始钻研摄影技术了,他购买了数码摄影基础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风景摄影等100多种专门介绍摄影的书籍,并订阅了中国摄影、摄影世界、大众摄影等多种杂志,如饥似渴的进行自学。同时他也有意识的结交一些摄影界的朋友,便于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一起相约外出采风。工作的头几年,他的工资除了吃饭外几乎都花在了购买相机等摄影器材、冲晒照片、购书等与摄影有关的事上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摄影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
于2004年,当他购买了一台心爱的某个牌子的5d单反数码专业相机时,他的照片质量来了一次质的飞跃。拥有了此台相机,他如鱼得水,从此,他的摄影技术得到了有效发挥,加上他的天聪和不辞劳苦的耕耘,使他在摄影园地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喜悦。在佛山南海交通系统举办的摄影大赛中,他多次荣获一等奖。在省交通系统的摄影大赛中,他分别获三等奖和优胜奖。他的作品多次在佛山日报、珠江时报等报刊发表,连黑龙江省出版的2006年第1期棋艺杂志,也用他的摄影作品作为封面。他参加了由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印象云浮摄影大赛”在获奖的130余件作品中,他的作品就达7件之多。2008年元旦,罗定市邮政局发行了一套12张的罗定风光明信片,其中属他的摄影作品就占了7张。他现在是南海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并没有自满于这些成绩的获得,他有他更为远大的鸿鹄之志,他虽不在罗定工作,但他身为罗定人,时刻惦念着罗定,不忘自己的根,他对自己的摄影技术有了充分的自信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馈罗定,回馈父老乡亲,决心为颂扬罗定添砖加瓦。带着这个目标他实施了奋斗,网罗美景由此而问世,它的出版发行,给罗定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
说实在,如果是一班好友外出游山玩水而拍摄一些生活照是非常之悠哉游哉、快乐自在的事。可是,一旦把摄影提升到了创作的高度,那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它需要的是艰辛的付出,需要的是徐霞客那样的毅力。为了搜罗拍摄网罗美景,几年来,每逢双休日、黄金周,他都毫不犹豫的不惜驱车二百多公里直往罗定里钻,实在无路可走了,他就背上装满摄影器材的行囊一头扎进罗定的山川旷野里,或攀山头、穿小路、涉河溪、走村过寨;或登高远眺、觅觅寻寻;或固定相机守候日出日落、守候那一片白云飘来、守候那一叶轻舟划过湖心
都说摄影创作是一门孤独的艺术,一点不假。开阳先锋牢记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罗定籍的记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金鸡镇,记者在一座山头上看到了一幅家乡自然风光美丽的坯,为了捕获最佳的拍摄时机,他就在山头上守候了三天,终于拍摄到了一张令自己满意且极有分量的风光照片,这张照片被当时的人民画报录用刊登。这个故事始终在开阳先锋的心中回荡,影响着他,鞭策着他,激励着他,使他明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的道理。
他应该得益于他的军旅生涯,因为艰苦的军旅生涯也练就了他坚韧不拨的个性,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造就了他超强的攀爬能力。几年来,他的心都与罗定的名山大川维系在一起了,为了能寻找到反映罗定特色的美丽风光,罗定海拔千米以上的21座山峰他都几乎登顶,分界的龙须顶、罗镜的三叉顶、船步的八排山、都门的木兰山、加益的大芒顶、龙湾的云盖大山及贵龙顶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还有,他登遍了苹塘的几十座石山峰林,六次去边远山区连州镇蒲垌坑采风,七次入聚龙洞,八次上八排山,那龙须顶、三叉顶、贵龙顶他分别登过两次。
一个有抱负的摄影者为了追求一张完美的日出,他会露宿于山顶,等待着日出。可是,当回去洗出来的照片不够理想时,他还会再次登顶,重复露宿,继续等待明天的黎明,直到照片令他满意为止。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的人,目标一经确定,就不轻言放弃。他选定的每一幅画面,都用心去感受,感受它最原始的奇妙,记录它最本质的层面,他尽量使自己的作品“原汁原味”提倡不改变原始的影像,他宁肯把时间多些花费在拍摄点的选择上、花费在“上下左右俯仰”六合的最佳视点和角度的确定上、花费在守候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最佳时机上,也不愿意过多的花时间去进行合成、添加、改变色彩等过分的技术处理。所以他留守于山上的时间注定要比别人的多,注定了他要承受一种忍耐与坚持、孤独与寂寞的精神磨砺。
他相信万物有灵,他要给足够的时间自己去阅读大自然,去与大自然进行“精神交流和对话”他把自己的所有情感都融入到山水田园风光的拍摄之中了,他坚信这样才能摄出天地之精气,拍出山水之魂魄,拍出的画面才能以磅礴的气势赋予人类的思想感情,造就某种气氛,涌出某种意境与情感,也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被动的自然景物焕发出人的灵性。
看着那一幅拍自苹塘镇的原野稻香,喀斯特岩溶地貌所特有的美丽石峰山林下那一大片开阔的稻田,依山而建的民居依稀其中,夏收时节,丰收在望,场面清晰而壮观,画面那晴朗的气氛,温暖的色调,大开的风度,深邃的境界都感动着我。我慨叹,罗定人生活在如此美景之下,加之“粮粒丰储”适彼乐土,还欲何求?
欣赏着原野稻香,不禁追问起它的诞生过程,当了解到作者因拍摄它而中暑时我不知是怎样的表情。那天是7月中旬的中午,炎阳似火,开阳先锋选择的拍摄点就是一座石峰的山顶,可那座石峰,离山顶往下一百米全是峭壁林立的石头,无路可上,不轻易放弃的他只能选择攀岩,他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器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可还未站稳,他眼前发黑,感觉虚脱,迷迷糊糊的就晕倒在了山顶上,一个人的山顶,孤伶伶的无援,所幸不到半响功夫他能够苏醒过来,苏醒过来的他想到的就是拍照,原野稻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再看他的金鸡水岩:洞底仰视,岩洞的顶端,黑黝黝的洞口透进一抹光线,洞壁灰、褐的古老色彩犹如盖了亿万年的头巾布满了灰尘,养在深闺亿万年的沧桑正在等待着人们揭开它的头盖。我慨叹,想不到罗定还有那么多储藏着的旅游资源可待开发,我作为罗定人,也感到自豪。同时,我不得不敬佩开阳先锋,如果不是他,我根本不知有“金鸡水岩”他不单只是为摄影而摄影,他无形中也在为发掘罗定旅游资源而去探险,而去做开路先锋。
金鸡水岩是这样诞生的:开阳先锋在翻阅罗定历代诗选时,发现有一首莫如泉作的咏金鸡龙华寺水岩,诗中是这样写的“昔闻海上有仙山,疑是飞来谪此间。地僻也应无俗驾,不妨寄迹到尘寰”于是他有了去金鸡、去找龙华寺、去探险水岩的强烈冲动。通过电话,他联系上了金鸡镇的一位朋友,话没多说他就带上相机直奔金鸡而去。经打听,昔日的龙华寺在乾相村内,不远处确实有水岩。他们又马不停蹄的直奔乾相村,找了一位熟悉地方的当地农民作向导,终于找到了莫如泉昔日咏诗的地方。龙华寺早已不存,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残垣。而这个水岩,亿万年敞开的洞口望眼欲穿,亿万年依然如故的期盼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地下河哗啦啦的水流声自洞口传出,似是在诉说它亿万年深藏地下的孤寂,它在盼望着人们去洞识它。
开阳先锋来了,可水岩迎接他的是深不可测的漆黑,它并不是横道,而是深垂如井的悬崖,估计从洞口至地下河大约有六、七米高。他带来了绳子,打双把自己捆绑,一端扣在石头上,他就顺势而下,可是拉尽了绳子自己还悬在半空,原来估算的深度有错误,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所幸他左蹬右踩,右脚触到了石缝,他踏了几下,居然还很结实,再探,居然还可以容纳人,这下子他可以放心了。他解开了绳子,叫上面的人将绳子由双线改为单线,把相机和电筒吊下给他。他沿着石缝摸爬到了地下河边,找到了落脚点,他选准了角度进行了拍照,金鸡水岩由此而诞生。而那个水岩的高度,远不止6米,足有12米高,安全上洞后他说,在下边,他一直都担心自己会掉到地下河里去。
再看他的银湖晨曦,黎明前的银湖,一抹红霞冲破远山的迷离,打破天空那一片混沌与空蒙的黝蓝,宁静的湖面环绕墨绿的岛屿,红霞与墨绿倒影湖中,一叶渔舟劳作于橘红与幽蓝过度的湖面上,点缀得当。朦胧的蓝笼罩下的银湖晨曦,红霞初露,整个画面静中带动,冷暖相宜,柔和得令人陶醉。
金银湖本身就是罗定的旅游景点之一,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开阳先锋,绝对不会放过对金银湖及周边环境的选景拍摄,那些山头,他都登过了,而且还不止一次,由于距市区相对较近,他不用露宿,为了拍摄银湖晨曦,他凌晨四时驱车前往,赶在日出前登上自己早已踩点过的山头;为了拍摄云桂云海,他专挑前一夜下雨后的清晨登上云桂山顶,腿裤扫过山野上带水的芒草,流满了一鞋筒的水。那一幅银湖奇景,原子弹爆炸般滚动升腾起的蘑菇状白云在银湖远山处上空直逼苍穹,晚霞的奇景使银湖更增添了几分神奇与壮美。虽然这一幅背景可遇而不可求,但偶然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没有作者的踏破铁鞋,就没有机会遇着这一类稍纵即逝的美景。
再看他的八排美景:厚重浓烈的一片山坡绿草地疑似人工雕琢,稀疏散落的松树等乔木又不似人工栽种,牛群随意散布于整个草地在悠闲的吃草,蔚蓝的天空下一片清新的绿,看着如此自然与和谐的美,赏心悦目得令我不忍翻过下一页。开始时我以为是瑞士风景,罗定哪有如此之美景?可是,经解释,我不得不信,而且,它的美景还在海拔1080米的罗定第五峰、一山连三县的八排山上,人称“天堂顶”我慨叹,罗定不是不美,它只不过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我知道,开阳先锋为了拍摄八排山系列,他八次登上八排山,还曾经在山顶露宿过,山上的蛇、虫、鼠、蚁恐怕都认识他了,山下的村民就曾半讥半赞的说笑过他:这傻子,又来登山了,山上有宝呀?记住有老虎的,不过是解放前的事了。开阳先锋回应:对你说也不会明白,我是冲着那里的奇石、异花和云海而去的,我特别留恋天堂顶上的那一块天然大花园。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痴迷于罗定的山水,他对罗定山水那份最真挚的热爱,就注定了他的伟大,就注定了罗定的山水也要恭恭敬敬的接纳他的镜头,让他留住那美丽的一刻,让它载入罗定的史册,成为不朽,成为永恒。
开阳先锋的摄影作品还有很多,如在海拔500米的山腰上任由山蜞咬脚吸血、硬是俯瞰山野、最终拍摄完成的蒲垌梯田,画面中,山凹下有几间被绿树遮掩稀疏分布的瓦房,紧挨着的就是几座沟壑相连的山脊,月牙形的梯田一块块镶嵌其中,层层叠叠,一级级顺山而上,正是插秧的季节。我感叹这里是“人间福地、桃源乐土”的同时,更多想到的是他们生存的严峻现实,穷山恶水,唯有敢教日月换新装。
如那一幅古朴双德,浓浓的绿,稻田与远处群山之间,错落有致的民房分布其中,翻滚的白云随风西去,蓝色的天空映照下的村庄生机勃勃。双德,有“小北京”之称,它地处海拔800米高处的高寒山区,它的气候与南方的气候极不相称,它是罗定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是高耸于山顶上的世外桃源。开阳先锋为了拍摄它,走向了更高的木兰山脊,冒着被黄蜂蜇的危险按下了快门。
为了拍摄好文塔系列,他曾经一段日子背着相机在早、午、晚的不同时段傻乎乎的在沿江路溜达来溜达去,时而还爬下江边危险的斜坡,为的是选择最理想的位置和守候最佳的时机来拍摄对岸的文塔。单就拍摄文塔日出来说,为了守候“天时、地利、人和”守候日出瞬间理想的天色与光芒,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清晨,他守候了n次,终于拍摄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最终选定用作网罗美景相册封面的文塔日出。
他的作品还有拍自苹塘的龙龛卧佛、孕、佛光显迹、古祠少年,拍自龙湾的龙湾瀑布、桫椤古韵,拍自新榕的泷喉天险,拍自加益大芒山的山娃戏水,拍自泗纶的丹桂飘香、蒸笼一条街,拍自都门双德的千年古杉,拍自素龙的神石,拍自太平的太平石棺,拍自罗镜的云沙温泉,拍自罗平农场的牙签阵,拍自罗城镇的龙城迎春等,不胜枚举。可以这么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用他不知疲倦的双腿走出来的。
为了拍摄,为了网罗美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走遍了罗定,拍下了三万多张照片,回到家中,他还要进行繁琐的筛选,将筛选出的几千张照片进行电脑剪裁,作适当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满意后才可存档入库备用。他的网罗美景,就是从筛选出的几千张照片中再挑选出400张作为初稿的,然后再从这400张中依照“宣传罗定、赞美罗定、反映生态、兼顾各镇”的原则选出最后的180张作为定稿照片。
别以为网罗美景是政府牵头的结果,它完全是开阳先锋以个人的力量,自费创作出来的,出版的费用也是自费,他的伟大也在于此,他的无私与无畏,也注定了他能成为为弘扬罗定历史文化名城最热心、最彻底、最干净的自愿者。
爱上了摄影创作,就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孤独表现在背起沉重的器材为理想一次次的前行上,表现在牺牲了玩牌打麻将的时间而专注于电脑上的修整照片上,追寻梦的脚步,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或许,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也是一种快乐、幸福和愉悦。这样的孤独,对摄影者来说却是那样的洒脱与奔放。
开阳先锋生活于现代,他不会拒绝现代的文明,与明朝的徐霞客相比,天壤之别的条件,现代不知优越于当时的多少千万倍,开阳先锋可以驱车前往,可以利用手机等非常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几百公里的路程,来回也不到半天功夫,所以他也无需承受象徐霞客那样一旦上了路就大半年也赶不回来的苦。所以,对网罗美景的创作,他也无需放弃自己的职业。
卸下摄影背囊的开阳先锋,是一个喜交朋友,善于言谈,随和可亲的人,他豪爽,正直,兴趣广泛,象棋、诗联、藏书也是他的业余爱好。在单位,他尽职尽责,成绩显著,曾被评为系统的先进个人和局里的优秀党员。
在摄影路上,他会有意邀上三、五知己,也不怕成群结队的去,确实邀不了人结伴同行,他会“孤军作战”为了摄影,他会不耻下问,遇着村庄,尽管不熟识,他也会敲农舍的门,与不熟识的村民攀谈;在城市,他会说服楼主,让他登上他们的楼顶拍照。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年初一,经允许,他登上了一大公司的楼顶,拍下了场面开阔、气势磅礴、有如亲临其境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幅龙城迎春。开阳先锋就是这样的人,摄影时孤独,可回到生活中却又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他特别感谢一直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妻子十几年来对他的理解和支持。
完成了网罗美景的出版,开阳先锋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打算在罗定搞几个摄影基地,吸引更多的外地摄影爱好者来罗定采风,大力宣传罗定,推介罗定,不断提高罗定的知名度。另外,他还创建罗定生活网(网址:ld668)大型综合网站,打算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通,到时她将以丰富的资讯、高雅的艺术、便捷的网上生活服务于罗定人民,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应有的贡献。
愿开阳先锋在新的征程里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