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程雪羽文集最新章节!
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 1.
昨天夜里,又被噩梦惊醒,醒来的时候,听到了自己哑着嗓子哭喊声。
如此午夜梦回的醒来对我来说,是寻常事情了,不足为奇。它像一种周期发作的病,总是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不期而至。每到夏季,我都会隔三差五做噩梦,有时昨天的和今天的丝毫无关,有时像连续剧一样一夜连着一夜,它的情节也似乎衔接着发展。
梦景虽然不同,但主题总是相似的:梦里我去天南海北不一的地方,急匆匆地赶到车站,不是眼睁睁地看着火车开走了,就是火车早已经发出,总之任如何的追赶、喊叫都无济于事。
梦里自己总是撕心裂肺的悲伤。
悲伤如十五之后下弦月,夜夜消瘦,瘦的像因为垂泪而眯起的双眼。
这是零三年夏季后,做下的病根,不是金石之药所能治愈的,时间流失的良药也没有治愈,反而越来越频繁,成了固疾。我想,这是潜意识在作怪。潜意识通过梦,通过病态的自疟来惩罚自己,从而达到折磨的快感。
每一次梦醒来,我总要站在阳台上望望夜空,夜空里或繁星点点,或皓月当空,或是漆黑一团,自己犹如站在荒漠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故人、故家都在千里之外。时是,我会重温往事,记忆里的悲伤一点一点的把我吞噬。
有一段时间,我像祥林嫂一样把悲伤、烦恼絮絮叨叨地说给别人。说多了,自己倦了,烦了,突然安静沉默下来。世间有许多事,就如吃进肚子里的糯米汤圆,只能自己去消化的,无论你肠胃舒不舒服别人都帮不上忙。
我缩在个人的小空间里,漫无边际的想一些或实际或不实际的问题。比如:生这个实际问题,死这个不实际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不用想的,它就实际的摆在那里,存在的实际,离开的实际。这些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思考归根到底一个答案,逝者长亦矣,生者要安生实际的活着。
有些问题想明白了,但是不代表就此得了灵丹妙药解毒了。事实上,明白是一回事,痛是一回事,看似两者有关,却是无关的。
我依旧会梦03年夏天的那个梦。梦到回到家了,可是找不到人,忽悠一下,家又消失了,我站在荒漠的大地上,近看遥望都是苍茫的荒芜;梦到回家了,看到父亲躺在灵床上,蒙着蓝色被单,我扑上去,揭开被单下面什么都没有;我梦到有人告诉我,父亲好好的健在,以前的事情是开玩笑,于是我跟着别人找父亲,他却把我带到一堆坟前,说父亲就在里面,突然间那个人也消失了;我梦坐在车上回家,家在南方,车却向北开,我愤怒的跟列车员争吵,拉开车窗跳车。
我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梦着。梦里我会哭,会流泪,醒来依然会哭会流泪。
人生呵,只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
2003年夏季农历初十,我永远失去了我的父亲,今生今世不能再看一眼了。
父亲任我哭得死去活来,再也不能跟我说一句话,再也不能唤一声我的名字。
2.
我曾经努力的回想,想记忆里第一眼中的父亲。
我看到一些书上说,一个人最初的记忆可能是在两岁的时候,我想破脑袋也想不起自己两岁时候的父亲。别说两岁,就是三岁、四岁时的记忆也是模糊的,幼年的记忆对我来说是一场空白。
我拥有完整的记忆是五岁多一点的时候,那一年我寄居在外,从德州姨妈家到临县颜庄我干姥爷家。从那个时候,我的记忆脉略才跟时间衔接起来。
那一年,我在姨妈家住了两个月左右,姨妈对我很好,姨父给我家去信,大概颇有微词吧,于是父亲接我去颜庄。那是1985年三四月左右,我无法准确的记起,只记得麦穗出来了,姨妈家所在的农场外面一片浓浓的绿色。
那一天,听说父亲要接我来了,很早自己就到公路上等待。记忆里父亲穿着白色长袖,他下车时我第一眼看到,就高声的喊,父亲一伸手把我抱起来了,然后在公路旁的小卖部里给我买了一瓶桔子汁。自始至终父亲一直抱着我。也就是那一时刻,我的记忆和现在的记忆混成一体的。
我始终不相信自己到五六岁才有完整的记忆。我努力的回忆,根据时间推算,幼年的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我能想起一些情节,但是却想不起父亲的面貌。记忆里的父亲面目都是模糊的,混成一片。
我能记起三四岁一些事情,比如父亲到姥姥家接送我。
我们家堂兄弟姐妹多,祖母照看不过来,母亲要下田,父亲要上班,于是父母就把我送到姥姥家,早去晚归。姥姥家只有我舅舅的一对儿女,表姐表兄都比我大。那时候每天早晨吃过早饭,父母就送我去。
每天去姥姥家总是父亲送我,因为母亲骑自行车载人的技术特别不把式。记得有一次母亲载我去姥姥家,骑着骑着一个拐弯不利落,我们连人带车栽进路沟里。其实,我不愿意去姥姥家,愿意呆在家里跟堂兄弟一起玩耍,那里没有人一起玩。父亲送我时,我就磨磨唧唧的哼忸。于是,他就骑着自行车先到街上给我买些吃的,看到零食我就贪婪地吃,当回过神儿,已经到姥姥家了。到了那儿由不得我做主了,我哇哇哭的时候,父亲已经离去了。
晚上父亲来接我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我都困的前张后合了。坐在自行车的前车梁上,左右摇晃,父亲低声喊我一下,我就坐直一点,然后继续瞌睡。只记得路影在黑暗里隐约,车子在路上无声的穿梭,伴响着父亲低声唤我的名字。
家里有几张父亲早年的照片,非常年轻,是在济南大明湖旁边照的。父亲穿着蓝色的中山服,戴着一顶帽子。据母亲回忆,那一年父亲跟朋友做自行车生意,那一次生意我是知道的。因为好多年后这场生意的余波依旧在。那一次倒过来的自行车是赊出去,很多年后大哥帮父亲把其中的帐务整理出,父亲因为不识字被他那个朋友在帐务上做手脚骗了两千多块钱。八十年代初的两千块钱和现在的两千块钱不是等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巨款。
我突然记起,也是那一年父亲初次去广东汕头,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一个像照相机似的万花筒,里面有大海图片、楼阁、森林等等。为此我兴奋、骄傲了好长时间。那个万花筒后来坏了,父亲手巧给我修好了,却忘记了它最后的归宿。
2003年后,我健忘的厉害,比如说过去我读的书很多年后还记得,非但是情节就是那一句话在书的左面右面都能记起,但是如今对读的那些书总是支离破碎的,一塌糊涂,犹如老年人一般。现在记忆力坏的更厉害了,刚读过的书转身就忘。在幼年肯定还有其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他记忆,只是我不记得了。
人生是一个遗忘的过程,无论你想不想忘记,时间如奈何桥上孟婆的那碗“忘魂汤”它会把记忆冲刷成空白的苍茫。我想在自己醒的时候记下父亲,因为除了祖母、母亲、我们兄弟三人,这个尘世还有谁能刻骨铭心的想念他呢?
记得在小小说上看过一个故事:儿子是个生意人,整天忙的不可开交,连老母也没时间瞧一眼。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在开董事会,母亲在去世前努力的寻找他,但却不见他的踪影,母亲睁着眼去世了。小说的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董事会的那些人,单位的一切人都能离开他而存在,唯有母亲离不开他。”
世上唯有我们五个人离不开父亲的,祖母有丧子之痛,母亲有丧偶的悲哀,我们是丧父的孤儿。人无论多大,没有了父都是孤儿的。从此我们的背后成为虚无,那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倾了。我们如雏鸟一般叫一声,只有晨雾暮霭在树林里浮荡,唤不应了父亲低声的回应。
3.
我们离不开父亲,父亲离不开我们。
离开我们父亲的一生存在的意义就要打个对折了。父亲的前半生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后半生的意义在我们兄弟三个身上,如果没有我们父亲后半生的存在也是一片虚无。
这两天看到一个电视剧中国家庭421,题目体现着现代家庭的倒金字塔形构架:四个老人,两个年轻夫妻,一个孩子。具体故事情节我不清楚,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它的大概意思是:对一个人来说事业不单指个体生命在功名利禄及其社会其他影响方面,它还包括对家庭、孩子等等一些方面,这也人事业的一部分。
对于父亲来说,他的事业就是我们兄弟三个,所以与其说父亲苦心经营生意不如说父亲在苦心经营我们三个的成人。
对一个农民来说,他们没有所谓治国、平天下的概念,他们不懂那些。对他们来说,种自己的地,安稳过自己的日子,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一点,不输于村里其他人家就可以了。他们连跟外界更富裕的人相比的心也没有,安稳的过日子,这是他们最踏实的事情,到外面东摇西晃被称作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家庭过日子的重心一般都是孩子。
父亲是几亿农民父亲中的一员,他的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在一篇文字里我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父母:“他们是亿万农民中平常的一对,过着所有平淡农民一般的生活,一生都努力想过好,好却依然漂浮在远方。对他们而言日子就像种庄稼,收与不收到了季节都得种,不然一点希望也没有。他们乐观相信富足生活终究会到来。”这是我父亲的真实写照,也是天下农民父亲的写照。
对于这些朴实的庄稼人来说,他们朴实的愿望就是期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养儿防老”这个最简单的朴素愿望,到如今我已然觉得没错,没有过时,虽然说有些狭隘,但是对大多数农村来说,谈不上福利,更谈不上所谓的社会照顾,他们年老后绝大多数是靠儿女来养老的。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比城里人更迫切。
父亲是众多农民父亲中的一员,他的愿望和他们是相同的。他的生活重心是我们,我们就是他苦心经营的事业。
以儿女为业,不知道这是不是别人一生的重心,它却是我父亲的生活重心。
父亲是个农民,一字不识,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父亲的视野超越了他所处的阶层。他视野的广阔令他的同辈人物所敬佩,令现在的我也汗颜。
父亲的整个中年都在奔波,为我们读书所奔波。一个农民,全靠自己的双手培养了三个孩子读书上学,如果仅仅读个初中毕业或许不难,但是如果三个孩子都走进大学的门,这里面的辛酸又岂是别人所能知道的。别人看到的都是花开的热闹,又谁知道花朵孕育中的艰辛,那是无论三伏还是三九都要精心养育的,不然绝对不会开花结果的。
我想父亲也没有想到我们兄弟三个都会走进大学的门,如果能够想到他绝对可以少付出一些艰辛。他在一面不留余力的供我们读书,一边还要为我们如果考场失利,而做着后路的准备。
在农村如果没有能力上学出去,那就要在家里娶妻生子。娶妻也不是就这样娶来得,你得有房有屋吧。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巴特农神庙,一个无论现代还是过去家庭的绝对象征。现在在城里结婚首要的大事就是房子,它占据了结婚的三分之二的巨大精力,在农村同样。盖房修屋是最大的工程,父亲一边供我们读书,一边为此忙碌着。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他不会随便盖几间房就打发我们了,他要盖就盖最好的。
八十年代末,鲁西农村时兴四合院式的平房,父亲看到那样的房子都不满意,于是根据当时最时髦的房子造型设计了一下房子,就是现在鲁西所时兴的房子样子,五间正房,加上三间偏房携带大门楼子,正房前面是抱厦走廊,周围是瓷砖,房檐是二重檐瓷砖环卫。
很多人好心劝父亲:三个儿子呢,要盖三座房子呢,你这样盖将来其他两个孩子起码也要一样的吧,到时候能承受的住吗?
父亲说,嗯,没事,先这样。这样盖好了,孩子以后就不用为房子作难了,能住一辈子了。
中年的父亲人生大事就有两件,一是供我们读书,其二盖房修屋为我们后路时刻做着准备。后来,家里又盖了一座房,接着大哥跨进了大学的门,接着是我,房不用盖了但是读书的消费上来了,同时后来生意也不好做了。
父亲为了我们耗尽了一生心血。蜡巨成灰泪始干,他透支了生命为的是我们,这是他为我们所付出的,却没有给我们回报的机会。父亲去了,我在他的坟前尽情的流泪,我把泪水当成人世的爱,一滴一滴的回报给他。可是,他却感觉不到了。
原来“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如此的荒凉悲哀。
4.
父亲没有晚年。
父亲的生命乐章在最高音部分的中年嘎然而止。那正是锣鼓喧天的时候,生命如黄钟大吕激越有力的在奏鸣,突然的一声,弦崩了,一切转入薄凉的静音。所有的余音仍在回荡,可是乐章止了,生命止了。
父亲远游的那一日尚未四十九周岁。就是按中国传统的虚岁计算还不到五十虚岁。
生命之花骤然凋零。
那一年小弟高考,侄儿硕硕第二年出生。父亲就在他以子为业的事业颠峰中突然撒手人寰。我不明白,为什么为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一切如电影般的虚幻,可是就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残酷让人回不过神儿来。
中国有句老俗话“仁者寿”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但是以父亲而言,这话是多么的错误。他一生与人为善,挣的钱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血汗钱,做的事都是无事不可对人讲的光明磊落之事。忠孝节义,他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可是,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招回去了呢?
难道他不该为得到付出的回报,他不该领略我们带给他的辉煌;难道他的一生就是为了把我们三个扶上开疆扩土的骏马,然后绝尘而去?
他在离王冠明珠一步之遥的地方倒下了,任我们千呼万唤也不睁开他的双眼。
此后,纵是有千般的辉煌,万般的荣耀与谁说?纵是登上珠穆朗玛峰,少了父亲的微笑也是黯淡的。
5.
我在想,父亲什么时候离开我的呢,或者说我什么时候离开父亲的呢?
2003年4月北京开始闹“非典”4月20号左右正是“非典”高潮来临的前期。当时,我辞职工作正参加考试,父亲听说北京“非典”如此凶,于是急令我回家避难,同时那个时候也恰恰是大哥结婚。所以,当时20号下午考完试,第二天早晨我就乘车回家了。
时是,北京的“非典”还没有闹到人与人相见侧目而视的地步,所以我回乡后并没有造成多大的轰动,也没有经历那么多的检查。在我回乡之后的不多日,再有从北京回鲁西的人,都遭老罪了,各项检查不说,各种谣言遍布,人人自危。并且,后来据说北京就封城了。父亲的早先预料,让我早回家,令他们少了一分担心。
那一次,我在家从4月21号一直住到7月3号,将近两个半月。这一次是我从1995年上高中后在家住的最长的一段日子。那一段日子也是我跟父亲相聚最后的日子,此后就开始了万里长梦。
六月下旬左右,各地非典开始平息,北京也安静下来,我本想早回北京,重找工作上班。可父亲总是说,再等等,再等等,于是推迟到7月2号。
7月2号正是农历六月初三,鲁西有一种说法:“要是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农村一般都是过农历的日子,因为那样好计算节气。本来好几天前就决定初三走,但是初二那天晚上母亲说了一句,明天不是小羽的生儿吗?我己未年六月初三出生,03年是癸未年,恰恰是我二十四岁生日。日子凑巧的很。
农村我们这一辈孩子基本上是不过生日的,过生日一般给长辈,我奶奶、姥姥她们,我父母也不过。
父亲听到母亲如此说,于是说,哪后天走吧。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父亲去镇街上自家门市,中午回家比较早,买了好多鸡鸭鱼肉的东西,他亲自下厨,做的很丰盛。每天中午,父亲一般不回家吃饭的,就在门市上买一些,并且除了农忙,或者过年过节,一般父亲很少下厨。父亲的厨艺比母亲不知好多少倍,因为母亲节省,油不舍的放多,技艺方面也确实不如父亲。虽说是我的生日,但是我们都不提生日那些城里才有的祝福词等等,我们依然如平常吃饭的那样。
初四早晨,家里吃完早饭,我收拾好了行李,对父亲说:“爹,我上午就走了。表哥送我到县城。”父亲好像是“嗯”了一声。而后,他就推自行车去门市,当时我站在屋子窗户旁边,看着他的身影隐消进大门楼子里,听到开大门,关大门的声音。
我从没想到过,这是我与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父亲开大门、关大门的声音。从此以后,我再走进这重院落,这个院落在也没有了父亲的声音,我永远永远听不到了。父亲消隐在大门楼子的身影是我最后一次对他的印象,他的一生最后一次留给我的只是一个消隐的背影。
我家在镇政府所在的村里,表哥在镇街上开饭店。那一天表哥开摩托送我去县城,去县城的路正好经过镇西头我家门市。走到门市处,门市开着,父亲的自行车在门外放着,父亲大概在里屋,表哥问我:“你下不下车,跟姑父说一声。”我说:“不用了,在家说过了,再说过几个月就过年了,很快就回来了。”摩托随即就开走了。
我好悔,我好恨!
此后一个多月,我虽向家里打过电话,但是一直不是父亲接的。那一个月,我在北京找工作,但是并没有合意的,一直寻寻觅觅的没上班。偏偏有一天我挤车的时候,传呼机被偷(当时手机还不普及),家里联系不上我,我有没有把周围同学的联系方式告诉家里。所以在父亲撒手人寰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父亲去世的那几天我一直不安,在北京心惊肉跳、失魂落魄的没有精神。那几天我一直想给家打电话,却终归没有打。也许是父子连心,父亲在他走的时候,用这种亲人间的心理感应告诉了我。但是,我为什么偏偏没打电话呢?我搜寻过记忆,我无论如何都想不起那几天我在做什么,我查找自己的日记偏偏那几天什么都没记。
当我03年农历七月十四回到家的时候,父亲已经安静的睡在黄土中了。遍野的绿色笼罩着他的坟地,任我一声声哀嚎悲凄。
6.
己未年六月初三我降生到这个世上,那个时候父亲在去接接生婆的路上。
癸未年六月初四我离开家,从此在千里之外不闻父亲的音信。
癸未年七月初十父亲撒手人寰,没有留下一句话。
从癸未年六月初四那一天,不是父亲离开了我,而是我离开了父亲。我与父亲只有着整年整岁二十四年的父子情分,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
父亲一生用精血供养我长大成人,教我做人、做事、上学,而我一点都没有回报给父亲。我这一生只给父亲买过一条“北京牌”香烟,一桶劣等四斤装的“二锅头”酒。本来我说那一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家给父亲买一套紫砂茶具,但是当我买回去了,父亲已经不在了。
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而父亲让我寸草心都没有表达。
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合格的父亲,我却是最不肖、不孝的儿子。
7.
我常常想,或许这是宿命,命里我就该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
曾经有人给父亲算命,命中有三子,可是就能得一子的“积”(所谓的“积”就是人临老的时候那个孩子在哪里就算得他的积。)父亲临终前我和大哥都在千里之外,只有小弟守在他的身旁。父亲从得病到去世不到十二个小时,那一天晚上在医院里了大哥才知道,当第二天他赶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经在灵床上了。
小弟是父亲三十一岁才有的最后一个孩子,因为超生,所以为了他祖父、父亲都曾倍受乡政府那些狗腿子们的侮辱。祖父因为他差一点被开除四十几年的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党籍。株连之罪在中国刑法上是没有了,但是在计生方面还耀武扬威着。
小弟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守在父亲跟前,驾灵车送了父亲最后一程,驾灵车,这本该是由我来做呵。我不敢想象那一幕。泪水老是模糊我的眼睛,忍不住落下来。父亲给予了我肉体,塑造了我精神,用精血供养了我,我连父亲最后一程都无法相送。逆子贰臣,我是第一。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小姨在父亲去世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她去不知什么地方,途经我们村口,她在村口看到父亲拄着拐杖在向北翘望。她就下车问父亲:“三哥,你在这里做什么呢?”父亲告诉她:“我看小羽能不能回来。”
父亲是盼我呢。父亲是希望我能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可是,我却没有能见到。于是,从此我再也看不到了,就是在梦里也赶不上车,赶不上父亲远离的脚步。我反反复复的做梦,总是见不到他,纵然看到与他身影相似的人,追上去那人一转身却是陌生的面孔。
这是命吗?命中注定我见不到父亲。命中注定父亲这一生只为劳碌的供我们成才而存在吗?在我们靠近成功的时候,他不留恋、不分享我们一点辉煌快乐,就这样而去吗?
有我这样的儿子不如无的。
8.
记得有一次我跟大哥对话,大哥似乎问我如果将来成名了最想做什么?
我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回答田晓霞时的说法:“我要让父亲挺着胸脯站在lt村众人的面前!我甚至要让他晚年活得象旧社会的地主一样,穿一件黑缎棉袄,拿一根玛瑙嘴的长烟袋,在lt村‘闲话中心’大声地说着闲话,唾沫星子溅别人一脸!我要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曾经嘲笑过我们的人,仰着脸看父亲的脸色。我要让那些曾经卑鄙无耻的陷害过父亲的人,脑袋夹到裤裆里!”
我说完,和大哥对视一眼,然后两个人心酸的放声大笑。
我曾经说过,我小肚鸡肠,没有父亲宽宏大度,这一点我远不如他。
父亲永远不会这样的张扬,所以在他去世后对不起他的人说“我这一辈子对不起三弟”“怎么不让我死了呢?”
可是,赢得这些话有什么用呢?父亲去了,世人不过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举头三尺有神灵”这样的话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没有神灵保佑父亲呢?我永远不相信人去之后这些不痛不痒的话。
所以,我认为自己所有关于悔恨的语言都是白费的。我毕竟没有让父亲生前站在lt村的“闲话中心”象旧社会的地主一样,穿一件黑缎棉袄,拿一根压瑙嘴的长烟袋。
我曾经的设想如今看来是多么无聊啊,又是多么的无力。父亲去了,永远的去了,我不过是用这些设想、悔恨的话来救赎自己不安的灵魂罢了。
9.
父亲生前没有给我们留下隽永的教诲。
他这一生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上有老,下有小。哪一个普通的家庭不是这样呢,老父老母,妻子儿女,都是这样普通的构架。他走在亿万农民父亲的人群里,分不清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彼此地精神构架也是相同的。每个作为儿女的都要赡养自己老人,都要抚养自己的儿女,千千万万的父母都是这样。
他,或者他们,这一生只是本分的生活,不求光宗耀祖的辉煌,不求鹤立鸡群的另类。他们要求的很低,不过是温饱,父母、妻子、儿女平平安安。他们不会说,或者说他们不懂多么深刻的道理,更不会说出千年流传的格言。他们只是身体力行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过着自己安静沉稳的日子。
在时光流逝中,我渐渐的才知道真正的人生是无言的,真正的大爱也是无言的。时光流转里,我一点点的体会父亲,那种不张扬、不怒吼的坚韧。平和的生活,坚韧的做人才是做人的真正脊梁。而我做作地所说的大爱,不过是自我小爱的表现而已。
我身上如果有一丝优点那都是从父亲身上传承下来的,我的乖僻都是自我个性发展自己所造成的。我是我父亲中年人生的见证者,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父亲所付出的一切,看到了他的为人做事。我所获得任何可以骄傲的成就,都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所取得的。
我仰视着父亲,相对于父亲而言,在人生的这条路上我只是个孩子,还没学会做人。
10.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五十岁以上的中年男子都非常羡慕。
为什么,别人都能好好的活着,而我的父亲却去了呢?别人都能活到七十、八十,甚至更多,为什么老天爷连再给我父亲十年的寿命都那么吝啬呢?
再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也就是我与父亲相别的日子;再过上一个多月就是父亲辞别尘世的日子。时间真快,一晃就是三年,父亲坟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像尘世的人一辈辈的更替。
人世三年,转瞬间即过。黄土下神灵们更是这样,他们不是数着天了,而是数着年头过。
三周年是鲁西对逝去的人要过得大祭日。三年过了,将来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了。等我们也老了,谁还会想起父亲那个普通的农民?人生就这样归入大荒,无垠的苍茫。有一天那些坟、那些家谱终会散去,谁还会记着我们?
不,不,不会这样的,父亲如今有孙子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孙男孙女,他的血脉会一直传承下去,他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
人呵,与其让后人记起,不如珍惜身边所有能爱的人,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再说什么都晚了。
2006-6-18中午。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
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 1.
昨天夜里,又被噩梦惊醒,醒来的时候,听到了自己哑着嗓子哭喊声。
如此午夜梦回的醒来对我来说,是寻常事情了,不足为奇。它像一种周期发作的病,总是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不期而至。每到夏季,我都会隔三差五做噩梦,有时昨天的和今天的丝毫无关,有时像连续剧一样一夜连着一夜,它的情节也似乎衔接着发展。
梦景虽然不同,但主题总是相似的:梦里我去天南海北不一的地方,急匆匆地赶到车站,不是眼睁睁地看着火车开走了,就是火车早已经发出,总之任如何的追赶、喊叫都无济于事。
梦里自己总是撕心裂肺的悲伤。
悲伤如十五之后下弦月,夜夜消瘦,瘦的像因为垂泪而眯起的双眼。
这是零三年夏季后,做下的病根,不是金石之药所能治愈的,时间流失的良药也没有治愈,反而越来越频繁,成了固疾。我想,这是潜意识在作怪。潜意识通过梦,通过病态的自疟来惩罚自己,从而达到折磨的快感。
每一次梦醒来,我总要站在阳台上望望夜空,夜空里或繁星点点,或皓月当空,或是漆黑一团,自己犹如站在荒漠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故人、故家都在千里之外。时是,我会重温往事,记忆里的悲伤一点一点的把我吞噬。
有一段时间,我像祥林嫂一样把悲伤、烦恼絮絮叨叨地说给别人。说多了,自己倦了,烦了,突然安静沉默下来。世间有许多事,就如吃进肚子里的糯米汤圆,只能自己去消化的,无论你肠胃舒不舒服别人都帮不上忙。
我缩在个人的小空间里,漫无边际的想一些或实际或不实际的问题。比如:生这个实际问题,死这个不实际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不用想的,它就实际的摆在那里,存在的实际,离开的实际。这些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思考归根到底一个答案,逝者长亦矣,生者要安生实际的活着。
有些问题想明白了,但是不代表就此得了灵丹妙药解毒了。事实上,明白是一回事,痛是一回事,看似两者有关,却是无关的。
我依旧会梦03年夏天的那个梦。梦到回到家了,可是找不到人,忽悠一下,家又消失了,我站在荒漠的大地上,近看遥望都是苍茫的荒芜;梦到回家了,看到父亲躺在灵床上,蒙着蓝色被单,我扑上去,揭开被单下面什么都没有;我梦到有人告诉我,父亲好好的健在,以前的事情是开玩笑,于是我跟着别人找父亲,他却把我带到一堆坟前,说父亲就在里面,突然间那个人也消失了;我梦坐在车上回家,家在南方,车却向北开,我愤怒的跟列车员争吵,拉开车窗跳车。
我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梦着。梦里我会哭,会流泪,醒来依然会哭会流泪。
人生呵,只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
2003年夏季农历初十,我永远失去了我的父亲,今生今世不能再看一眼了。
父亲任我哭得死去活来,再也不能跟我说一句话,再也不能唤一声我的名字。
2.
我曾经努力的回想,想记忆里第一眼中的父亲。
我看到一些书上说,一个人最初的记忆可能是在两岁的时候,我想破脑袋也想不起自己两岁时候的父亲。别说两岁,就是三岁、四岁时的记忆也是模糊的,幼年的记忆对我来说是一场空白。
我拥有完整的记忆是五岁多一点的时候,那一年我寄居在外,从德州姨妈家到临县颜庄我干姥爷家。从那个时候,我的记忆脉略才跟时间衔接起来。
那一年,我在姨妈家住了两个月左右,姨妈对我很好,姨父给我家去信,大概颇有微词吧,于是父亲接我去颜庄。那是1985年三四月左右,我无法准确的记起,只记得麦穗出来了,姨妈家所在的农场外面一片浓浓的绿色。
那一天,听说父亲要接我来了,很早自己就到公路上等待。记忆里父亲穿着白色长袖,他下车时我第一眼看到,就高声的喊,父亲一伸手把我抱起来了,然后在公路旁的小卖部里给我买了一瓶桔子汁。自始至终父亲一直抱着我。也就是那一时刻,我的记忆和现在的记忆混成一体的。
我始终不相信自己到五六岁才有完整的记忆。我努力的回忆,根据时间推算,幼年的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我能想起一些情节,但是却想不起父亲的面貌。记忆里的父亲面目都是模糊的,混成一片。
我能记起三四岁一些事情,比如父亲到姥姥家接送我。
我们家堂兄弟姐妹多,祖母照看不过来,母亲要下田,父亲要上班,于是父母就把我送到姥姥家,早去晚归。姥姥家只有我舅舅的一对儿女,表姐表兄都比我大。那时候每天早晨吃过早饭,父母就送我去。
每天去姥姥家总是父亲送我,因为母亲骑自行车载人的技术特别不把式。记得有一次母亲载我去姥姥家,骑着骑着一个拐弯不利落,我们连人带车栽进路沟里。其实,我不愿意去姥姥家,愿意呆在家里跟堂兄弟一起玩耍,那里没有人一起玩。父亲送我时,我就磨磨唧唧的哼忸。于是,他就骑着自行车先到街上给我买些吃的,看到零食我就贪婪地吃,当回过神儿,已经到姥姥家了。到了那儿由不得我做主了,我哇哇哭的时候,父亲已经离去了。
晚上父亲来接我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我都困的前张后合了。坐在自行车的前车梁上,左右摇晃,父亲低声喊我一下,我就坐直一点,然后继续瞌睡。只记得路影在黑暗里隐约,车子在路上无声的穿梭,伴响着父亲低声唤我的名字。
家里有几张父亲早年的照片,非常年轻,是在济南大明湖旁边照的。父亲穿着蓝色的中山服,戴着一顶帽子。据母亲回忆,那一年父亲跟朋友做自行车生意,那一次生意我是知道的。因为好多年后这场生意的余波依旧在。那一次倒过来的自行车是赊出去,很多年后大哥帮父亲把其中的帐务整理出,父亲因为不识字被他那个朋友在帐务上做手脚骗了两千多块钱。八十年代初的两千块钱和现在的两千块钱不是等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巨款。
我突然记起,也是那一年父亲初次去广东汕头,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一个像照相机似的万花筒,里面有大海图片、楼阁、森林等等。为此我兴奋、骄傲了好长时间。那个万花筒后来坏了,父亲手巧给我修好了,却忘记了它最后的归宿。
2003年后,我健忘的厉害,比如说过去我读的书很多年后还记得,非但是情节就是那一句话在书的左面右面都能记起,但是如今对读的那些书总是支离破碎的,一塌糊涂,犹如老年人一般。现在记忆力坏的更厉害了,刚读过的书转身就忘。在幼年肯定还有其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他记忆,只是我不记得了。
人生是一个遗忘的过程,无论你想不想忘记,时间如奈何桥上孟婆的那碗“忘魂汤”它会把记忆冲刷成空白的苍茫。我想在自己醒的时候记下父亲,因为除了祖母、母亲、我们兄弟三人,这个尘世还有谁能刻骨铭心的想念他呢?
记得在小小说上看过一个故事:儿子是个生意人,整天忙的不可开交,连老母也没时间瞧一眼。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在开董事会,母亲在去世前努力的寻找他,但却不见他的踪影,母亲睁着眼去世了。小说的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董事会的那些人,单位的一切人都能离开他而存在,唯有母亲离不开他。”
世上唯有我们五个人离不开父亲的,祖母有丧子之痛,母亲有丧偶的悲哀,我们是丧父的孤儿。人无论多大,没有了父都是孤儿的。从此我们的背后成为虚无,那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倾了。我们如雏鸟一般叫一声,只有晨雾暮霭在树林里浮荡,唤不应了父亲低声的回应。
3.
我们离不开父亲,父亲离不开我们。
离开我们父亲的一生存在的意义就要打个对折了。父亲的前半生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后半生的意义在我们兄弟三个身上,如果没有我们父亲后半生的存在也是一片虚无。
这两天看到一个电视剧中国家庭421,题目体现着现代家庭的倒金字塔形构架:四个老人,两个年轻夫妻,一个孩子。具体故事情节我不清楚,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它的大概意思是:对一个人来说事业不单指个体生命在功名利禄及其社会其他影响方面,它还包括对家庭、孩子等等一些方面,这也人事业的一部分。
对于父亲来说,他的事业就是我们兄弟三个,所以与其说父亲苦心经营生意不如说父亲在苦心经营我们三个的成人。
对一个农民来说,他们没有所谓治国、平天下的概念,他们不懂那些。对他们来说,种自己的地,安稳过自己的日子,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一点,不输于村里其他人家就可以了。他们连跟外界更富裕的人相比的心也没有,安稳的过日子,这是他们最踏实的事情,到外面东摇西晃被称作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家庭过日子的重心一般都是孩子。
父亲是几亿农民父亲中的一员,他的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在一篇文字里我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父母:“他们是亿万农民中平常的一对,过着所有平淡农民一般的生活,一生都努力想过好,好却依然漂浮在远方。对他们而言日子就像种庄稼,收与不收到了季节都得种,不然一点希望也没有。他们乐观相信富足生活终究会到来。”这是我父亲的真实写照,也是天下农民父亲的写照。
对于这些朴实的庄稼人来说,他们朴实的愿望就是期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养儿防老”这个最简单的朴素愿望,到如今我已然觉得没错,没有过时,虽然说有些狭隘,但是对大多数农村来说,谈不上福利,更谈不上所谓的社会照顾,他们年老后绝大多数是靠儿女来养老的。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比城里人更迫切。
父亲是众多农民父亲中的一员,他的愿望和他们是相同的。他的生活重心是我们,我们就是他苦心经营的事业。
以儿女为业,不知道这是不是别人一生的重心,它却是我父亲的生活重心。
父亲是个农民,一字不识,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父亲的视野超越了他所处的阶层。他视野的广阔令他的同辈人物所敬佩,令现在的我也汗颜。
父亲的整个中年都在奔波,为我们读书所奔波。一个农民,全靠自己的双手培养了三个孩子读书上学,如果仅仅读个初中毕业或许不难,但是如果三个孩子都走进大学的门,这里面的辛酸又岂是别人所能知道的。别人看到的都是花开的热闹,又谁知道花朵孕育中的艰辛,那是无论三伏还是三九都要精心养育的,不然绝对不会开花结果的。
我想父亲也没有想到我们兄弟三个都会走进大学的门,如果能够想到他绝对可以少付出一些艰辛。他在一面不留余力的供我们读书,一边还要为我们如果考场失利,而做着后路的准备。
在农村如果没有能力上学出去,那就要在家里娶妻生子。娶妻也不是就这样娶来得,你得有房有屋吧。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巴特农神庙,一个无论现代还是过去家庭的绝对象征。现在在城里结婚首要的大事就是房子,它占据了结婚的三分之二的巨大精力,在农村同样。盖房修屋是最大的工程,父亲一边供我们读书,一边为此忙碌着。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他不会随便盖几间房就打发我们了,他要盖就盖最好的。
八十年代末,鲁西农村时兴四合院式的平房,父亲看到那样的房子都不满意,于是根据当时最时髦的房子造型设计了一下房子,就是现在鲁西所时兴的房子样子,五间正房,加上三间偏房携带大门楼子,正房前面是抱厦走廊,周围是瓷砖,房檐是二重檐瓷砖环卫。
很多人好心劝父亲:三个儿子呢,要盖三座房子呢,你这样盖将来其他两个孩子起码也要一样的吧,到时候能承受的住吗?
父亲说,嗯,没事,先这样。这样盖好了,孩子以后就不用为房子作难了,能住一辈子了。
中年的父亲人生大事就有两件,一是供我们读书,其二盖房修屋为我们后路时刻做着准备。后来,家里又盖了一座房,接着大哥跨进了大学的门,接着是我,房不用盖了但是读书的消费上来了,同时后来生意也不好做了。
父亲为了我们耗尽了一生心血。蜡巨成灰泪始干,他透支了生命为的是我们,这是他为我们所付出的,却没有给我们回报的机会。父亲去了,我在他的坟前尽情的流泪,我把泪水当成人世的爱,一滴一滴的回报给他。可是,他却感觉不到了。
原来“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如此的荒凉悲哀。
4.
父亲没有晚年。
父亲的生命乐章在最高音部分的中年嘎然而止。那正是锣鼓喧天的时候,生命如黄钟大吕激越有力的在奏鸣,突然的一声,弦崩了,一切转入薄凉的静音。所有的余音仍在回荡,可是乐章止了,生命止了。
父亲远游的那一日尚未四十九周岁。就是按中国传统的虚岁计算还不到五十虚岁。
生命之花骤然凋零。
那一年小弟高考,侄儿硕硕第二年出生。父亲就在他以子为业的事业颠峰中突然撒手人寰。我不明白,为什么为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一切如电影般的虚幻,可是就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残酷让人回不过神儿来。
中国有句老俗话“仁者寿”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但是以父亲而言,这话是多么的错误。他一生与人为善,挣的钱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血汗钱,做的事都是无事不可对人讲的光明磊落之事。忠孝节义,他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可是,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招回去了呢?
难道他不该为得到付出的回报,他不该领略我们带给他的辉煌;难道他的一生就是为了把我们三个扶上开疆扩土的骏马,然后绝尘而去?
他在离王冠明珠一步之遥的地方倒下了,任我们千呼万唤也不睁开他的双眼。
此后,纵是有千般的辉煌,万般的荣耀与谁说?纵是登上珠穆朗玛峰,少了父亲的微笑也是黯淡的。
5.
我在想,父亲什么时候离开我的呢,或者说我什么时候离开父亲的呢?
2003年4月北京开始闹“非典”4月20号左右正是“非典”高潮来临的前期。当时,我辞职工作正参加考试,父亲听说北京“非典”如此凶,于是急令我回家避难,同时那个时候也恰恰是大哥结婚。所以,当时20号下午考完试,第二天早晨我就乘车回家了。
时是,北京的“非典”还没有闹到人与人相见侧目而视的地步,所以我回乡后并没有造成多大的轰动,也没有经历那么多的检查。在我回乡之后的不多日,再有从北京回鲁西的人,都遭老罪了,各项检查不说,各种谣言遍布,人人自危。并且,后来据说北京就封城了。父亲的早先预料,让我早回家,令他们少了一分担心。
那一次,我在家从4月21号一直住到7月3号,将近两个半月。这一次是我从1995年上高中后在家住的最长的一段日子。那一段日子也是我跟父亲相聚最后的日子,此后就开始了万里长梦。
六月下旬左右,各地非典开始平息,北京也安静下来,我本想早回北京,重找工作上班。可父亲总是说,再等等,再等等,于是推迟到7月2号。
7月2号正是农历六月初三,鲁西有一种说法:“要是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农村一般都是过农历的日子,因为那样好计算节气。本来好几天前就决定初三走,但是初二那天晚上母亲说了一句,明天不是小羽的生儿吗?我己未年六月初三出生,03年是癸未年,恰恰是我二十四岁生日。日子凑巧的很。
农村我们这一辈孩子基本上是不过生日的,过生日一般给长辈,我奶奶、姥姥她们,我父母也不过。
父亲听到母亲如此说,于是说,哪后天走吧。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父亲去镇街上自家门市,中午回家比较早,买了好多鸡鸭鱼肉的东西,他亲自下厨,做的很丰盛。每天中午,父亲一般不回家吃饭的,就在门市上买一些,并且除了农忙,或者过年过节,一般父亲很少下厨。父亲的厨艺比母亲不知好多少倍,因为母亲节省,油不舍的放多,技艺方面也确实不如父亲。虽说是我的生日,但是我们都不提生日那些城里才有的祝福词等等,我们依然如平常吃饭的那样。
初四早晨,家里吃完早饭,我收拾好了行李,对父亲说:“爹,我上午就走了。表哥送我到县城。”父亲好像是“嗯”了一声。而后,他就推自行车去门市,当时我站在屋子窗户旁边,看着他的身影隐消进大门楼子里,听到开大门,关大门的声音。
我从没想到过,这是我与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父亲开大门、关大门的声音。从此以后,我再走进这重院落,这个院落在也没有了父亲的声音,我永远永远听不到了。父亲消隐在大门楼子的身影是我最后一次对他的印象,他的一生最后一次留给我的只是一个消隐的背影。
我家在镇政府所在的村里,表哥在镇街上开饭店。那一天表哥开摩托送我去县城,去县城的路正好经过镇西头我家门市。走到门市处,门市开着,父亲的自行车在门外放着,父亲大概在里屋,表哥问我:“你下不下车,跟姑父说一声。”我说:“不用了,在家说过了,再说过几个月就过年了,很快就回来了。”摩托随即就开走了。
我好悔,我好恨!
此后一个多月,我虽向家里打过电话,但是一直不是父亲接的。那一个月,我在北京找工作,但是并没有合意的,一直寻寻觅觅的没上班。偏偏有一天我挤车的时候,传呼机被偷(当时手机还不普及),家里联系不上我,我有没有把周围同学的联系方式告诉家里。所以在父亲撒手人寰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父亲去世的那几天我一直不安,在北京心惊肉跳、失魂落魄的没有精神。那几天我一直想给家打电话,却终归没有打。也许是父子连心,父亲在他走的时候,用这种亲人间的心理感应告诉了我。但是,我为什么偏偏没打电话呢?我搜寻过记忆,我无论如何都想不起那几天我在做什么,我查找自己的日记偏偏那几天什么都没记。
当我03年农历七月十四回到家的时候,父亲已经安静的睡在黄土中了。遍野的绿色笼罩着他的坟地,任我一声声哀嚎悲凄。
6.
己未年六月初三我降生到这个世上,那个时候父亲在去接接生婆的路上。
癸未年六月初四我离开家,从此在千里之外不闻父亲的音信。
癸未年七月初十父亲撒手人寰,没有留下一句话。
从癸未年六月初四那一天,不是父亲离开了我,而是我离开了父亲。我与父亲只有着整年整岁二十四年的父子情分,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
父亲一生用精血供养我长大成人,教我做人、做事、上学,而我一点都没有回报给父亲。我这一生只给父亲买过一条“北京牌”香烟,一桶劣等四斤装的“二锅头”酒。本来我说那一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家给父亲买一套紫砂茶具,但是当我买回去了,父亲已经不在了。
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而父亲让我寸草心都没有表达。
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合格的父亲,我却是最不肖、不孝的儿子。
7.
我常常想,或许这是宿命,命里我就该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
曾经有人给父亲算命,命中有三子,可是就能得一子的“积”(所谓的“积”就是人临老的时候那个孩子在哪里就算得他的积。)父亲临终前我和大哥都在千里之外,只有小弟守在他的身旁。父亲从得病到去世不到十二个小时,那一天晚上在医院里了大哥才知道,当第二天他赶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经在灵床上了。
小弟是父亲三十一岁才有的最后一个孩子,因为超生,所以为了他祖父、父亲都曾倍受乡政府那些狗腿子们的侮辱。祖父因为他差一点被开除四十几年的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党籍。株连之罪在中国刑法上是没有了,但是在计生方面还耀武扬威着。
小弟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守在父亲跟前,驾灵车送了父亲最后一程,驾灵车,这本该是由我来做呵。我不敢想象那一幕。泪水老是模糊我的眼睛,忍不住落下来。父亲给予了我肉体,塑造了我精神,用精血供养了我,我连父亲最后一程都无法相送。逆子贰臣,我是第一。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小姨在父亲去世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她去不知什么地方,途经我们村口,她在村口看到父亲拄着拐杖在向北翘望。她就下车问父亲:“三哥,你在这里做什么呢?”父亲告诉她:“我看小羽能不能回来。”
父亲是盼我呢。父亲是希望我能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可是,我却没有能见到。于是,从此我再也看不到了,就是在梦里也赶不上车,赶不上父亲远离的脚步。我反反复复的做梦,总是见不到他,纵然看到与他身影相似的人,追上去那人一转身却是陌生的面孔。
这是命吗?命中注定我见不到父亲。命中注定父亲这一生只为劳碌的供我们成才而存在吗?在我们靠近成功的时候,他不留恋、不分享我们一点辉煌快乐,就这样而去吗?
有我这样的儿子不如无的。
8.
记得有一次我跟大哥对话,大哥似乎问我如果将来成名了最想做什么?
我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回答田晓霞时的说法:“我要让父亲挺着胸脯站在lt村众人的面前!我甚至要让他晚年活得象旧社会的地主一样,穿一件黑缎棉袄,拿一根玛瑙嘴的长烟袋,在lt村‘闲话中心’大声地说着闲话,唾沫星子溅别人一脸!我要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曾经嘲笑过我们的人,仰着脸看父亲的脸色。我要让那些曾经卑鄙无耻的陷害过父亲的人,脑袋夹到裤裆里!”
我说完,和大哥对视一眼,然后两个人心酸的放声大笑。
我曾经说过,我小肚鸡肠,没有父亲宽宏大度,这一点我远不如他。
父亲永远不会这样的张扬,所以在他去世后对不起他的人说“我这一辈子对不起三弟”“怎么不让我死了呢?”
可是,赢得这些话有什么用呢?父亲去了,世人不过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举头三尺有神灵”这样的话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没有神灵保佑父亲呢?我永远不相信人去之后这些不痛不痒的话。
所以,我认为自己所有关于悔恨的语言都是白费的。我毕竟没有让父亲生前站在lt村的“闲话中心”象旧社会的地主一样,穿一件黑缎棉袄,拿一根压瑙嘴的长烟袋。
我曾经的设想如今看来是多么无聊啊,又是多么的无力。父亲去了,永远的去了,我不过是用这些设想、悔恨的话来救赎自己不安的灵魂罢了。
9.
父亲生前没有给我们留下隽永的教诲。
他这一生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上有老,下有小。哪一个普通的家庭不是这样呢,老父老母,妻子儿女,都是这样普通的构架。他走在亿万农民父亲的人群里,分不清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彼此地精神构架也是相同的。每个作为儿女的都要赡养自己老人,都要抚养自己的儿女,千千万万的父母都是这样。
他,或者他们,这一生只是本分的生活,不求光宗耀祖的辉煌,不求鹤立鸡群的另类。他们要求的很低,不过是温饱,父母、妻子、儿女平平安安。他们不会说,或者说他们不懂多么深刻的道理,更不会说出千年流传的格言。他们只是身体力行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过着自己安静沉稳的日子。
在时光流逝中,我渐渐的才知道真正的人生是无言的,真正的大爱也是无言的。时光流转里,我一点点的体会父亲,那种不张扬、不怒吼的坚韧。平和的生活,坚韧的做人才是做人的真正脊梁。而我做作地所说的大爱,不过是自我小爱的表现而已。
我身上如果有一丝优点那都是从父亲身上传承下来的,我的乖僻都是自我个性发展自己所造成的。我是我父亲中年人生的见证者,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父亲所付出的一切,看到了他的为人做事。我所获得任何可以骄傲的成就,都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所取得的。
我仰视着父亲,相对于父亲而言,在人生的这条路上我只是个孩子,还没学会做人。
10.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五十岁以上的中年男子都非常羡慕。
为什么,别人都能好好的活着,而我的父亲却去了呢?别人都能活到七十、八十,甚至更多,为什么老天爷连再给我父亲十年的寿命都那么吝啬呢?
再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也就是我与父亲相别的日子;再过上一个多月就是父亲辞别尘世的日子。时间真快,一晃就是三年,父亲坟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像尘世的人一辈辈的更替。
人世三年,转瞬间即过。黄土下神灵们更是这样,他们不是数着天了,而是数着年头过。
三周年是鲁西对逝去的人要过得大祭日。三年过了,将来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了。等我们也老了,谁还会想起父亲那个普通的农民?人生就这样归入大荒,无垠的苍茫。有一天那些坟、那些家谱终会散去,谁还会记着我们?
不,不,不会这样的,父亲如今有孙子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孙男孙女,他的血脉会一直传承下去,他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
人呵,与其让后人记起,不如珍惜身边所有能爱的人,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再说什么都晚了。
2006-6-18中午。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编者按 作者以梦为引子,引出了一个英年早逝的父亲许多点滴细节,突现了一个“不事张扬,平和而坚韧地做人的”父亲那无边的父爱。表达了作者珍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永恒主题。 文章语言流畅干净,抒情叙事结合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