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炳辉叶子文集 > 也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也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炳辉叶子文集最新章节!

    最近,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冯雪梅先生的一篇评论,他认为:“孩子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当。如果我们不把两者看做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恐怕就不会对一些问题头疼上火。学生与老师应该相互尊重,二者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不问缘由的服从多了,就会培养奴性。”冯先生文章还说:“教育学者说,大人们应该蹲下身来,跟孩子讲话。可我们的大人总习惯于俯视,让孩子们仰起头踮着脚说话。我们为什么会盲目崇拜权威?因为从小到大,权威的影子无处不在:家长、老师、领导”这些意见都是对的,都是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都反映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够,并且会影响到教育计划的有效性,会影响到教育者的正确决策,从而对整体的教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老师的态度会逐渐被当事人觉察,会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回应,而回应又会加重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学生会有两种回应:一种是那些迷信教师权威、相信教师言行都有符号意义的学生,他们会在老师放弃自己的同时,自己也放弃了自己,形成所谓的“破罐破摔”放弃相关学科或全部学科的学习。另一种是年龄较大、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他们会产生对立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这些学生力求在非主流文化中寻找支持,除了少数人会通过自我奋斗去“证明”自己以外,其他学生常选择同教师“作对”用所谓的“英雄”行为来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最终形成所谓的“双差生”形成班级中的另类。在非正式场合,这类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恨”老师的情绪,他们会以“气老师”为荣,会把“就不好好学习”视为对教师的反抗或惩罚。他们的意识有相当的扭曲成分,他们对教师的指责也不尽符合事实,他们的问题会发展到或超出学习困难的问题之外。但是,他们的问题却是由师生关系不良、由学习困难开始的。还认为,由个别教师创设的不正常的环境并不能长久保持,学生要升级、升学,要脱离器重他们的教师走向新的环境。于是,暂时的过度关怀会造成日后的失落,在升入上一级学校后,一些小学、初中的干部、优秀学生,常有保不住先进位置,甚至变得“平庸”或“落后”的现象,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师生平等,老师总是喜欢高高在上,不能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的结果,总之,老师是失败者,老师必须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

    老师确实必须应该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但我想补充一句,如果盲目支持学生的“独立意识”忽视学生对老师应有的尊重,那么中国的“小皇帝”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一个个得罪不起,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比如课堂秩序,从老师方面说,应该解决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问题,从学生方面说,也不能一味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就是老师的课上得不大好,学生也不能肆意喧哗。这就好比法庭,律师的辩护、证人的证词乃至法官的宣判,你不一定都满意,可是你不能咆哮法庭。那是对法律公然藐视。我曾遇见这样的事情,有一位很调皮的学生下课和别的学生一起玩耍时发生矛盾,他就把这位学生的书包抢过来向外扔出去,正好碰碎了窗户的玻璃。班主任便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不承认自己是错的,坚决不承认自己碰碎了窗户的玻璃,尽管很多学生都证明是他做的。他还狡辩道,我没有碰就是没有碰,别人看到又怎样,那都是假的。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你能把我怎么样?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说对就是对,你老师又怎么样,你能体罚我吗?你体罚我,我可以告你!请来他的家长,家长却说,我家小孩说没碰就没碰,就算是他碰坏的我也不会赔偿,是你们老师教育不当,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你敢把他赶回家吗?如此嚣张,老师又能怎么样?站在老师角度想一想,老师是不是就该去做学生的“奴仆”呢?论语 宪问说:“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这里明明白白写着孔老夫子用手中的拐杖敲打原壤的脚胫,我不大弄懂的是,怎么原壤一点也不责怪他的老师呢?在浙江温州市灵昆镇因为学生太调皮,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老师想说服他却被他大骂一顿,校长气愤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而家长就要了校长的命。这不是天方夜潭,也不是什么人故意编出来的笑话,是真实的事情,确实令人震惊!老师哪里有什么尊严可言,老师在学校里挨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现在实行的是义务教育,老师只能低三下气求学生好好读书。许多人对老师的尊重是非常表面化的,而且这种尊重常常以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为转移。一旦有所不满,那所谓的“尊重”霎时就会烟消云散。这是社会的悲哀,同时也是做老师的悲哀!

    先秦把师与天、地、父并列,三代的治国之道之所以被历代儒家大加称颂,就在于三代治国之道持续了一个“恒道”原则――尊师重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首创私学,具体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将教育对象从王宫贵族扩大到庶民百姓,促进知识文化的下移。他所提倡的“学而优则仕”将教育和为官联系到一起。孔子所倡导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显地是主张德教的重要性。儒家亚圣从“性善论”的思想理念出发,认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人性本恶出发,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学习,因而将尊师重教看作是制定国家的法令制度并能否得以推行、进而上升为国家兴衰存亡的标志。于是,荀子对为师者的标准尺度、责任、师术作了严格的法度。道家老子、墨家也对尊师重教有过阐述。周朝按照名位、官阶品级分划了一整套礼仪等级制度,用“法度”即法统、条律贯彻之。师的地位、职责、作用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于尊师有一整套严格的礼数法度。学子修习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基本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先秦圣哲尊师重教的睿智卓识以及周代所制定的一整套的尊师重教的礼数、法度,对后世的教育制度的发展、沿革、衍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震荡,但尊师重教一直未变。周朝“礼崩乐坏”教育发生重大变化的特征之一即是官学式微,私学兴起。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他收门徒的条件是“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即可。于是,一般平民有了可以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战国时,百家争鸣,私学之风更盛。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他道、墨、法、名、兵、农等各家也纷纷聚徒讲学,传授学术。他们的门人弟子又多继承师业、兴办私学。从此“学在官府”的局面彻底被打破,教育体制从官宦政治中剥离分裂出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事业;教师亦从官吏中游移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为专门的职业;具有统治者意志的官学蜕化嬗变出具有“家法”、“师承”特色的私学。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尊师重教”的礼数法度并未湮灭坠毁,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尊师重教始终是各个朝代禀行的基本国策。

    从“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出发,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和从错误走向正确的权利,才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非常正确的。这里的平等,是人格平等,是不准污辱学生、嘲弄学生,而不是教师可以放弃教育管理责任,更不是在“责任自负”的借口下,任由学生在错误的尝试中越滑越远。因为,教师的角色义务,已赋予了他这样的权力:教育、纠正甚至制止学习者出现任何有损于个人、群体利益的行为。但现在的老师哪里还有什么权利,他们哪里还敢管呢,他们管理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当然尊重是相互的,老师他也是人啊!在2006年教师节前夕,新华社播发了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回信给已故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孟菲,信中说: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爸爸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你爸爸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见光明日报9月7日一版)。接着,又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课,像小学生一样,伴着稚嫩的童声,与孩子们一起朗读课文(见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温总理到小学听课)。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深受感动,使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总之,教师确实也应该“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但也应该尊重教师最起码的人格为前提,我们希望社会上能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只有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人”那么教育者才能成为一个“人”我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本站推荐:天下第九夜的命名术斗战狂潮快穿女配:深吻男神100次次元论坛女总裁的贴身兵王灵武帝尊疯批王爷我罩了战破苍穹剑来

炳辉叶子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包网只为原作者炳辉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炳辉叶子并收藏炳辉叶子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