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满汉通婚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明帝最新章节!
用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里则变成“治国之难,难于上青天”
朱影龙向来的习惯就是将不好的苗头掐死在萌芽状态,这是朱影龙做人的信条之一,这也是他现在能够四平八稳的坐着皇帝这个位置的原因之一。
“皇上,军机阁总理大臣孙承宗和副总理大臣熊廷弼有要事求见。”朱影龙真不知道继续跟两个女人待下去该说些什么,正好徐应元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国事要紧,朕先走一步,你们姐妹先聊!”朱影龙应了一声,分别在两女粉脸上迅速的亲了一口,麻姑和李瑶在措手不及之下被朱影龙偷袭成功,两人正要粉拳伺候,却不想朱影龙做坏事之前早就想好了退路,等到两女明白过来,就只能看到两扇门扉之间露出一条缝隙和晃动不已的门栓而已。
“便宜他了!”麻姑一脸的娇羞,蛮腰一扭,小脚一跺,暗啐一口。
不过李瑶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爱人之间亲昵的举动,刹那间俏脸上红云密布,快三十岁的人了,就如同一个刚刚恋爱的少女似的很容易害羞。
徐应元眼见皇帝的身影出来了,忙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不过心里却不那么好受了,从将军一下子变成了嫔妃,那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岂不是也要进宫了,有了这么硬的靠山,自己的仇岂不是没的报了,命真苦呀!
也许是孙承宗和熊廷弼催的紧,徐应元的过来的时候随同带来了一顶软轿,朱影龙也没矫情,直接掀开就坐了进去。
从永和宫到养心殿也有一段路程。在这一段路程之中,朱影龙趁机地整理了一下情绪,想一想待会儿怎么跟孙承宗和熊廷弼提起关于李瑶调动的事情。
朱影龙还没跨进御书房就看到孙承宗和熊廷弼两位老臣一拥而上,将其迎了进去。
朱影龙看他们都面露喜色,暗忖,难道有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可能令他们两位失去镇静的事情可不多。
“皇上,老臣刚刚接到川贵总督秦良玉的捷报,蜀王十五日前弹尽粮绝,已经向朝廷投降了。秦良玉命其子石柱总兵马祥麟押解蜀王一家以及一干降将不日就将启程进京奏凯!”孙承宗兴奋不已道。
“哦!”朱影龙大喜道:“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朕回头一定要痛饮三杯才是!”由于蜀王根深树大,而秦良玉手下诸多部将都跟蜀王有旧,因此强迫性的征剿部将的抵触情绪很大,而蜀王手下的叛军也多是蜀地之人,大家本是同根,虽然秦良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扭转了蜀地的局面,但彻底剿灭蜀王地反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秦良玉明白,朱影龙也理解,而且又福王被圈禁在前。各地的藩王们对他继任皇帝位多有不满,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朱影龙改变了彻底剿灭的平叛方针,改为安抚和劝降。并对蜀王控制的区域进行各方面的封锁,迫使其向朝廷低头。
不过蜀王底子厚,居然撑到了现在才屈服,而另外一面对困居在贵州的奢崇明和安邦彦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秦良玉和左良玉两人分别调集大军一东一西,东西夹击之下,装备训练低劣的两只叛军很快就土崩瓦解。安邦彦被俘。奢崇明则在无望之下自杀身亡。
而蜀地一平。整个大明就真正的进入一个和平发展恢复国力地时期,这标志着内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国内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改革也将同步进行!
“皇上,接下来朝廷是不是要准备施行改土归流的政策了?”孙承宗笑呵呵的问道。
朱影龙知道瞒不过这个精明过人地老臣子,呵呵一笑道:“知朕者,孙老爱卿也!”
“如今四海一平,奢崇明、安邦彦、吴黑苗之流已经被剿灭,朝廷兵威强盛,正是施行改土归流的大好时机,以往的羁政策太过于宽厚了,朝廷应该趁这个机会将这些边远部族一体纳入朝廷的管辖,不能给他们再有反叛地机会了。”熊廷弼出言道。
“羁政策时至今日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必须要改,要施行诸民族平等的政策,因此必须要改土归流,地方上不允许有任何的私人武装,不得有任何滥用私刑和私设公堂地情形出现,犯了法,自有朝廷律法来断,当然一些风俗习惯可以保留,但不得与朝廷律法相冲突,否则一应予以取缔!”朱影龙这一次下地决心很大,可不仅仅关系到那些羁州县,也关系到汉民族一些地方大家族上以族规、家法代替律法地陈规陋习,这些都是要通通取缔的。
民族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这些陈规陋习是不能再存在地,这又是一件长期工程,一步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
孙承宗和熊廷弼听了之后都暗暗心惊,原来在改土归流
帝还存着要破除“陈规陋习”的想法,他们也知道有民犯了事都不经过朝廷,而是他们村里或者族里的村长或者族长说了算,根本就把朝廷排除在外,孙承宗早年外放为官的时候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可就是朝廷知道了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比如一个寡妇偷人,这在朝廷律法中本来是不至于是死罪,但一旦被族人知晓,那么这个寡妇就会被捆在一个竹笼里面,然后扔进河里活活的淹死,还有一些部族祖传下来的迷信拿活人祭祀等等之类的。
朱影龙这个人本来就对这些愚昧无知的事情是深恶痛绝,因此他才不愿意看着这些没有人道的东西延续传承下去,那样会有不知道多少悲剧产生!
所谓法不责众这不过是一个笑话,真要责众的话,谁也逃不了惩罚,不管是法律也好,还是上天也好。今天的因就是将来的果。
“不知道皇上如何处置蜀王?”孙承宗问道,这可是他今天前来报喜之外的一个重要目地。
朱影龙沉吟了一下道:“蜀王谋逆之罪实因人蛊惑而为,现能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朕打算赦免其死罪,与福王一样圈禁终老吧!”
孙承宗和熊廷弼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担心皇帝一怒之下,将蜀王斩首,虽然叛逆之罪斩首不为过,但蜀王毕竟在蜀人心目中还算不错。要收拾蜀地民心杀蜀王比不杀蜀王要好的多。
“朕有件事要与两位爱卿商量一下。”朱影龙道。
“皇上请说。”
“朕想从京营新军中抽调一旅并入禁卫军,将禁卫军编成八个大队一万人左右的规模。”朱影龙开口道,并且不断的观察两人的神色。
“皇上,禁卫军如今已经有六个大队,七千余人,拱卫皇宫安全似乎已经足以,皇上为何要突然增加两个大队,而且还是从京营新军中抽调呢?”孙承宗不明所以的问道。
“朕之所以增加两个大队是为了在突发变故下的突发情况,至于为什么要从京营新军挑选,原因嘛。有两条,其一,京营新军对朝廷忠心耿耿,都是虎贲之士。其二嘛,新军已经训练成型,归并之后,只要稍许训练一下。就可担当护卫之责。”
“原来是这样,只是不知道皇上看上了那一旅?”孙承宗问道。
“西山大营第九旅!”朱影龙笑了笑,道出李瑶所在的部队番号。
“可是李瑶旅将的第九旅?”熊廷弼一惊道。
孙承宗反应慢了半拍。不过他听到了熊廷弼的惊呼。霎时有些明白过来昨日有人在军机阁议论备受皇上宠爱地宜妃娘娘一天之内两次前往李瑶的将军府。再联系两个月前皇帝毫无征兆的就赐给了李瑶一座将军府,而今天皇帝又要把她的第九旅调入禁卫军。这一切都似乎明朗起来,李瑶要入主禁卫军!
显然皇上早已蓄谋已久,恐怕当事人都已经得到确切的旨意了,而皇帝还亲自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不过是一种尊重,说明皇帝并无意要绕过军机阁下达这道命令,可李瑶的身份特殊,一旦军机阁同意李瑶带着她那一旅官兵调入禁卫军,恐怕他们就要承受内阁那帮文官的诘难了!
熊廷弼看老兄长一样的孙承宗一脸的为难,有心想帮一把,可不知道该如何帮?紫铜色地脸膛上也是一片焦急。
其实这到不是朱影龙蓄谋已久,而是阴差阳错之下才促成了朱影龙调李瑶入禁卫军,与两个月前赏赐府邸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关联。
半晌,孙承宗终于想到了一个借口,出声道:“皇上,老臣虽然是军机阁总理大臣,总揽全**务,但军机阁并不是老臣的一言堂,而且京营新军是由京营新军提督陆浩天大人统帅,李瑶旅将是他的部帅,老臣总要先知会他一下,问一问他地意见才是,西山大营第九旅中多是李瑶旅将的旧部,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通通调入禁卫军,老臣怕到时候李瑶旅将也不会答应的。”
孙承宗的策略是,既然皇上您自己不把话说明了,那他也就装做不知道,您只说调那一旅官兵,可没说连主将一块调。
“也好,这件事孙老爱卿就辛苦一下。”朱影龙自知语病被其抓住,无可奈何道。
“那是老臣应该地。”孙承宗见危机已过,赶紧拉着熊廷弼告退而去。
朱影龙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给京城的官场带来多么大的震动,总之这个决定地影响甚至冲淡了四川平定、蜀王归降地喜悦。
不少官员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新一代宫闱权力斗争地信号,无数官场老将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夜失眠。
皇后势孤,虽然生下了嫡长子,但熊贵妃的父亲和兄长都掌一方兵权,军中势力庞大,加上熊贵妃又生下了皇长子,将来谁来坐上皇帝地位置还为未可知,
熊氏势大难制,皇帝推出了宜妃与之对抗,并且让与地的李瑶执掌禁卫军,幸亏麻姑所出的是一位公主。但以皇帝的宠爱来说,将来还会不会生出一位皇子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这些微妙的局势到点醒了朱影龙,他无意中地一些做法道切合平衡之道,只要自己控制的好,表面上熊瑚和麻姑的力量会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在这样一个平衡下,宫内宫外也会相对的平静,在刻意的引导下,或许能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也说不定。
虽然兵部早已并入军机阁,但梁廷栋的兵部侍郎的官衔并没有除去。眼下两大阁的官职职称以及品级都在重新拟定,兵部侍郎那在以前可是朝廷大员,身为兵部地第二号人物,那可是身兼重任,可自从兵部并入军机阁之后,梁廷栋这个侍郎的风光也就到头了,他被孙承宗一纸调令去了一个总装备部的部门,管的是全国所有将士的武器配给,从研制、打造、测试、量产、装备以及旧武器的回收等一系列的工作就成了他的工作,这本来是个相当重要的部门。可在梁廷栋的眼里,这就是打杂地部门,区区一个侍郎居然去管铠甲、兵器,这二品的大员就真的不值钱了。自己自负满腹才华,袁蛮子有什么好?不就仗着一点军功嘛!有什么了不起!
这些想梁廷栋这样自以为郁郁不得志,才华不能施展的人渐渐地在朝内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逐渐想杨鹤等人靠拢。加上杨鹤之子杨嗣昌以翰林院院正的身份聚拢了不少文人士子,利用新兴的报纸,开始不断的抨击时政。由一开始地小打小闹逐渐壮大。在民间保守势力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都对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坏影响。因此在朱影龙地授意下,通政司也办了一张报纸。报纸专门对百姓解释一些关于改革中新政策理解地误区或者误解地解释,也邀请一些在施行这些新政策中的年青官员们发表他们地感想和评论。
杨嗣昌等人提出来的以“仁、义、礼、智、信。”圣人那一套教化万民的言论,对上了冒襄等几个年青官员为首的“理想、进步、开放、自信、发展”为宗旨的儒学新解。
黄宗羲等人推动的新儒学运动先是从官场进入民间,在民间生根发芽之后,等杨鹤等守旧派的儒学宗师发现新儒学运动对他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之后,新儒学运动又重新从民间主战场移到了官场,这对朝廷来说不亚于是一场革命。
人人都知道新儒学背后的支持者是皇帝,但皇帝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的场合发表任何意见,或者是支持哪一方,他似乎在等哪一方取得最终胜利才会表态,但做为皇帝的朱影龙自己却知道如果自己表态的话,会立刻让朝野力量失衡,没有了杨鹤等人的抵抗,新儒学即使打败了传统儒学也只能风光一时,底子太薄是他们最大的弱点,而正因为自己在,杨鹤等人不敢对新儒学进行毁灭性的打结,传统儒学在力量上要强大的多了,自己不表态正是对新儒学的一种保护,同时传统儒学也不完全都是糟粕,这也是对新儒学的一种磨练,等新儒学逐渐壮大了,就算自己不表态,新儒学也能取代传统儒学,而且学术成长最忌讳的就是拔苗助长!
梁廷栋从军机阁内部会议上听到李瑶即将入主禁卫军的消息立刻命人给杨鹤传了一个消息。
杨鹤在内阁当值,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先将这个消息通报给几个交好的官员,其中就有孔圣人之后原礼部右侍郎的孔以贞,现在的教育部副尚书等等。
一番商议后,杨鹤等人统一了认知,皇上已经存了调李瑶入主禁军的心思,但被孙承宗暂时拖延了一下,可孙承宗最多只能拖延,因为李瑶的顶头上司京营新军的提督陆浩天可是皇帝的亲信,只要是皇帝的旨意,他不可能不放人,也就是说李瑶入主禁军已经成为定局,他们想知道的就是李瑶走后的空缺会由谁补上,这是个关键的位置,杨鹤的想法自然是想让他们在军中培养的将领顶上,但他们分属军政不同部门,对军机阁的任命内阁已经无法插手,这样一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同属一党的梁廷栋身上。
梁廷栋属意的是崇祯元年的武状元朱可贞,在南征的时候立过战功,也破有些大将这才,他也有意提拔他为心腹,因此便暗中活动起来。
当然朱影龙并不知道这些,他也没有让暗影去盯着这些大员们的一举一动,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如果一旦被发现,就会让这些大臣们人人自危,对朝廷缺乏信任感,自然也不会忠心的为朝廷办事,自己也听不到真话,与国家何益?(未n,,,)
用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里则变成“治国之难,难于上青天”
朱影龙向来的习惯就是将不好的苗头掐死在萌芽状态,这是朱影龙做人的信条之一,这也是他现在能够四平八稳的坐着皇帝这个位置的原因之一。
“皇上,军机阁总理大臣孙承宗和副总理大臣熊廷弼有要事求见。”朱影龙真不知道继续跟两个女人待下去该说些什么,正好徐应元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国事要紧,朕先走一步,你们姐妹先聊!”朱影龙应了一声,分别在两女粉脸上迅速的亲了一口,麻姑和李瑶在措手不及之下被朱影龙偷袭成功,两人正要粉拳伺候,却不想朱影龙做坏事之前早就想好了退路,等到两女明白过来,就只能看到两扇门扉之间露出一条缝隙和晃动不已的门栓而已。
“便宜他了!”麻姑一脸的娇羞,蛮腰一扭,小脚一跺,暗啐一口。
不过李瑶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爱人之间亲昵的举动,刹那间俏脸上红云密布,快三十岁的人了,就如同一个刚刚恋爱的少女似的很容易害羞。
徐应元眼见皇帝的身影出来了,忙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不过心里却不那么好受了,从将军一下子变成了嫔妃,那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岂不是也要进宫了,有了这么硬的靠山,自己的仇岂不是没的报了,命真苦呀!
也许是孙承宗和熊廷弼催的紧,徐应元的过来的时候随同带来了一顶软轿,朱影龙也没矫情,直接掀开就坐了进去。
从永和宫到养心殿也有一段路程。在这一段路程之中,朱影龙趁机地整理了一下情绪,想一想待会儿怎么跟孙承宗和熊廷弼提起关于李瑶调动的事情。
朱影龙还没跨进御书房就看到孙承宗和熊廷弼两位老臣一拥而上,将其迎了进去。
朱影龙看他们都面露喜色,暗忖,难道有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可能令他们两位失去镇静的事情可不多。
“皇上,老臣刚刚接到川贵总督秦良玉的捷报,蜀王十五日前弹尽粮绝,已经向朝廷投降了。秦良玉命其子石柱总兵马祥麟押解蜀王一家以及一干降将不日就将启程进京奏凯!”孙承宗兴奋不已道。
“哦!”朱影龙大喜道:“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朕回头一定要痛饮三杯才是!”由于蜀王根深树大,而秦良玉手下诸多部将都跟蜀王有旧,因此强迫性的征剿部将的抵触情绪很大,而蜀王手下的叛军也多是蜀地之人,大家本是同根,虽然秦良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扭转了蜀地的局面,但彻底剿灭蜀王地反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秦良玉明白,朱影龙也理解,而且又福王被圈禁在前。各地的藩王们对他继任皇帝位多有不满,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朱影龙改变了彻底剿灭的平叛方针,改为安抚和劝降。并对蜀王控制的区域进行各方面的封锁,迫使其向朝廷低头。
不过蜀王底子厚,居然撑到了现在才屈服,而另外一面对困居在贵州的奢崇明和安邦彦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秦良玉和左良玉两人分别调集大军一东一西,东西夹击之下,装备训练低劣的两只叛军很快就土崩瓦解。安邦彦被俘。奢崇明则在无望之下自杀身亡。
而蜀地一平。整个大明就真正的进入一个和平发展恢复国力地时期,这标志着内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国内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改革也将同步进行!
“皇上,接下来朝廷是不是要准备施行改土归流的政策了?”孙承宗笑呵呵的问道。
朱影龙知道瞒不过这个精明过人地老臣子,呵呵一笑道:“知朕者,孙老爱卿也!”
“如今四海一平,奢崇明、安邦彦、吴黑苗之流已经被剿灭,朝廷兵威强盛,正是施行改土归流的大好时机,以往的羁政策太过于宽厚了,朝廷应该趁这个机会将这些边远部族一体纳入朝廷的管辖,不能给他们再有反叛地机会了。”熊廷弼出言道。
“羁政策时至今日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必须要改,要施行诸民族平等的政策,因此必须要改土归流,地方上不允许有任何的私人武装,不得有任何滥用私刑和私设公堂地情形出现,犯了法,自有朝廷律法来断,当然一些风俗习惯可以保留,但不得与朝廷律法相冲突,否则一应予以取缔!”朱影龙这一次下地决心很大,可不仅仅关系到那些羁州县,也关系到汉民族一些地方大家族上以族规、家法代替律法地陈规陋习,这些都是要通通取缔的。
民族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这些陈规陋习是不能再存在地,这又是一件长期工程,一步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
孙承宗和熊廷弼听了之后都暗暗心惊,原来在改土归流
帝还存着要破除“陈规陋习”的想法,他们也知道有民犯了事都不经过朝廷,而是他们村里或者族里的村长或者族长说了算,根本就把朝廷排除在外,孙承宗早年外放为官的时候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可就是朝廷知道了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比如一个寡妇偷人,这在朝廷律法中本来是不至于是死罪,但一旦被族人知晓,那么这个寡妇就会被捆在一个竹笼里面,然后扔进河里活活的淹死,还有一些部族祖传下来的迷信拿活人祭祀等等之类的。
朱影龙这个人本来就对这些愚昧无知的事情是深恶痛绝,因此他才不愿意看着这些没有人道的东西延续传承下去,那样会有不知道多少悲剧产生!
所谓法不责众这不过是一个笑话,真要责众的话,谁也逃不了惩罚,不管是法律也好,还是上天也好。今天的因就是将来的果。
“不知道皇上如何处置蜀王?”孙承宗问道,这可是他今天前来报喜之外的一个重要目地。
朱影龙沉吟了一下道:“蜀王谋逆之罪实因人蛊惑而为,现能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朕打算赦免其死罪,与福王一样圈禁终老吧!”
孙承宗和熊廷弼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担心皇帝一怒之下,将蜀王斩首,虽然叛逆之罪斩首不为过,但蜀王毕竟在蜀人心目中还算不错。要收拾蜀地民心杀蜀王比不杀蜀王要好的多。
“朕有件事要与两位爱卿商量一下。”朱影龙道。
“皇上请说。”
“朕想从京营新军中抽调一旅并入禁卫军,将禁卫军编成八个大队一万人左右的规模。”朱影龙开口道,并且不断的观察两人的神色。
“皇上,禁卫军如今已经有六个大队,七千余人,拱卫皇宫安全似乎已经足以,皇上为何要突然增加两个大队,而且还是从京营新军中抽调呢?”孙承宗不明所以的问道。
“朕之所以增加两个大队是为了在突发变故下的突发情况,至于为什么要从京营新军挑选,原因嘛。有两条,其一,京营新军对朝廷忠心耿耿,都是虎贲之士。其二嘛,新军已经训练成型,归并之后,只要稍许训练一下。就可担当护卫之责。”
“原来是这样,只是不知道皇上看上了那一旅?”孙承宗问道。
“西山大营第九旅!”朱影龙笑了笑,道出李瑶所在的部队番号。
“可是李瑶旅将的第九旅?”熊廷弼一惊道。
孙承宗反应慢了半拍。不过他听到了熊廷弼的惊呼。霎时有些明白过来昨日有人在军机阁议论备受皇上宠爱地宜妃娘娘一天之内两次前往李瑶的将军府。再联系两个月前皇帝毫无征兆的就赐给了李瑶一座将军府,而今天皇帝又要把她的第九旅调入禁卫军。这一切都似乎明朗起来,李瑶要入主禁卫军!
显然皇上早已蓄谋已久,恐怕当事人都已经得到确切的旨意了,而皇帝还亲自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不过是一种尊重,说明皇帝并无意要绕过军机阁下达这道命令,可李瑶的身份特殊,一旦军机阁同意李瑶带着她那一旅官兵调入禁卫军,恐怕他们就要承受内阁那帮文官的诘难了!
熊廷弼看老兄长一样的孙承宗一脸的为难,有心想帮一把,可不知道该如何帮?紫铜色地脸膛上也是一片焦急。
其实这到不是朱影龙蓄谋已久,而是阴差阳错之下才促成了朱影龙调李瑶入禁卫军,与两个月前赏赐府邸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关联。
半晌,孙承宗终于想到了一个借口,出声道:“皇上,老臣虽然是军机阁总理大臣,总揽全**务,但军机阁并不是老臣的一言堂,而且京营新军是由京营新军提督陆浩天大人统帅,李瑶旅将是他的部帅,老臣总要先知会他一下,问一问他地意见才是,西山大营第九旅中多是李瑶旅将的旧部,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通通调入禁卫军,老臣怕到时候李瑶旅将也不会答应的。”
孙承宗的策略是,既然皇上您自己不把话说明了,那他也就装做不知道,您只说调那一旅官兵,可没说连主将一块调。
“也好,这件事孙老爱卿就辛苦一下。”朱影龙自知语病被其抓住,无可奈何道。
“那是老臣应该地。”孙承宗见危机已过,赶紧拉着熊廷弼告退而去。
朱影龙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给京城的官场带来多么大的震动,总之这个决定地影响甚至冲淡了四川平定、蜀王归降地喜悦。
不少官员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新一代宫闱权力斗争地信号,无数官场老将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夜失眠。
皇后势孤,虽然生下了嫡长子,但熊贵妃的父亲和兄长都掌一方兵权,军中势力庞大,加上熊贵妃又生下了皇长子,将来谁来坐上皇帝地位置还为未可知,
熊氏势大难制,皇帝推出了宜妃与之对抗,并且让与地的李瑶执掌禁卫军,幸亏麻姑所出的是一位公主。但以皇帝的宠爱来说,将来还会不会生出一位皇子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这些微妙的局势到点醒了朱影龙,他无意中地一些做法道切合平衡之道,只要自己控制的好,表面上熊瑚和麻姑的力量会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在这样一个平衡下,宫内宫外也会相对的平静,在刻意的引导下,或许能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也说不定。
虽然兵部早已并入军机阁,但梁廷栋的兵部侍郎的官衔并没有除去。眼下两大阁的官职职称以及品级都在重新拟定,兵部侍郎那在以前可是朝廷大员,身为兵部地第二号人物,那可是身兼重任,可自从兵部并入军机阁之后,梁廷栋这个侍郎的风光也就到头了,他被孙承宗一纸调令去了一个总装备部的部门,管的是全国所有将士的武器配给,从研制、打造、测试、量产、装备以及旧武器的回收等一系列的工作就成了他的工作,这本来是个相当重要的部门。可在梁廷栋的眼里,这就是打杂地部门,区区一个侍郎居然去管铠甲、兵器,这二品的大员就真的不值钱了。自己自负满腹才华,袁蛮子有什么好?不就仗着一点军功嘛!有什么了不起!
这些想梁廷栋这样自以为郁郁不得志,才华不能施展的人渐渐地在朝内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逐渐想杨鹤等人靠拢。加上杨鹤之子杨嗣昌以翰林院院正的身份聚拢了不少文人士子,利用新兴的报纸,开始不断的抨击时政。由一开始地小打小闹逐渐壮大。在民间保守势力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都对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坏影响。因此在朱影龙地授意下,通政司也办了一张报纸。报纸专门对百姓解释一些关于改革中新政策理解地误区或者误解地解释,也邀请一些在施行这些新政策中的年青官员们发表他们地感想和评论。
杨嗣昌等人提出来的以“仁、义、礼、智、信。”圣人那一套教化万民的言论,对上了冒襄等几个年青官员为首的“理想、进步、开放、自信、发展”为宗旨的儒学新解。
黄宗羲等人推动的新儒学运动先是从官场进入民间,在民间生根发芽之后,等杨鹤等守旧派的儒学宗师发现新儒学运动对他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之后,新儒学运动又重新从民间主战场移到了官场,这对朝廷来说不亚于是一场革命。
人人都知道新儒学背后的支持者是皇帝,但皇帝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的场合发表任何意见,或者是支持哪一方,他似乎在等哪一方取得最终胜利才会表态,但做为皇帝的朱影龙自己却知道如果自己表态的话,会立刻让朝野力量失衡,没有了杨鹤等人的抵抗,新儒学即使打败了传统儒学也只能风光一时,底子太薄是他们最大的弱点,而正因为自己在,杨鹤等人不敢对新儒学进行毁灭性的打结,传统儒学在力量上要强大的多了,自己不表态正是对新儒学的一种保护,同时传统儒学也不完全都是糟粕,这也是对新儒学的一种磨练,等新儒学逐渐壮大了,就算自己不表态,新儒学也能取代传统儒学,而且学术成长最忌讳的就是拔苗助长!
梁廷栋从军机阁内部会议上听到李瑶即将入主禁卫军的消息立刻命人给杨鹤传了一个消息。
杨鹤在内阁当值,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先将这个消息通报给几个交好的官员,其中就有孔圣人之后原礼部右侍郎的孔以贞,现在的教育部副尚书等等。
一番商议后,杨鹤等人统一了认知,皇上已经存了调李瑶入主禁军的心思,但被孙承宗暂时拖延了一下,可孙承宗最多只能拖延,因为李瑶的顶头上司京营新军的提督陆浩天可是皇帝的亲信,只要是皇帝的旨意,他不可能不放人,也就是说李瑶入主禁军已经成为定局,他们想知道的就是李瑶走后的空缺会由谁补上,这是个关键的位置,杨鹤的想法自然是想让他们在军中培养的将领顶上,但他们分属军政不同部门,对军机阁的任命内阁已经无法插手,这样一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同属一党的梁廷栋身上。
梁廷栋属意的是崇祯元年的武状元朱可贞,在南征的时候立过战功,也破有些大将这才,他也有意提拔他为心腹,因此便暗中活动起来。
当然朱影龙并不知道这些,他也没有让暗影去盯着这些大员们的一举一动,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如果一旦被发现,就会让这些大臣们人人自危,对朝廷缺乏信任感,自然也不会忠心的为朝廷办事,自己也听不到真话,与国家何益?(未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