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散记十一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博雅斋主文集最新章节!
(2006-04-07)
昨天的游程,游览的是武夷山的核心景点,今天的游程参观的是比较远一点的景点。
上午首先游览虎啸岩风景区。我们沿九曲溪二曲南的“境台”旁一条小径直上,攀上观景台,这里的景色与仙游峰一样,十分壮美。上午太阳还没出来时,山头上云遮雾罩,时隐时现,给人平添了一番神秘。
从观景台平行往前走,有一座两三米长的小桥建于一道沟壑之上,在桥侧的石壁上镌有“定命桥”三字。导游曾介绍说,在那桥上走几回,将有什么什么命运或运气,只是我对这不太感兴趣,没记住。我想这只不过是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故意设计出这样一些故事吧。不过许多游客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果然有意在那小桥上走上几个来回。
从观景台再往前走,就到了虎啸岩的峰顶了。虎啸岩四壁陡峭,屹然独耸,几与大王峰相仿。再往前有一上覆危崖、下临绝壑的岩洞,名“驻真洞”此洞深广可容数十人。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游此,见其洞前临西溪,便改名“虎溪洞”刻“虎溪灵洞”四字于石壁,赫然醒目。虎啸庵就建于驻真洞不远。驻真洞前香烟缭绕,香火很是旺盛。驻真洞前方的绝壁上有人工敷设的楼梯直通山下。在驻真洞前凭栏眺望,云雾在身旁盘旋,飞鸟在脚下翱翔,此时人恍若在天宫一般。得亏我没有癔病,否则我一定会张开双臂投身于这虚无缥缈的幻境之中。由于岩壁似人身向前倾斜,因而有些地方楼梯仅能容人侧身而过。
下得山来,便来到虎啸岩下的天成禅院。在禅院后的岩壁上,顺岩壁雕有一巨幅观音石刻,与崖壁浑然一体。这里,上面岩壁斜覆,下面山溪回流,地势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仅有四堵土墙,不施片瓦,风雨不侵。若夜晚身居屋内,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禅院右壁,有一道泉水,旁立小牌:“语儿泉”它进出于石隙,循崖而流,因水石相激之声,若小儿呀呀学语,故名“语儿泉”在禅院右侧崖壁上,有“虎啸”摩崖石刻一幅。虎啸岩相传曾有仙人骑虎吼啸其上,故名。其实“虎啸”之声,来自岩上一个石洞。山风穿过洞口,有如虎啸,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一行人在天成禅院小憩后,便循小径下山。沿一小涧前行约半小时,来到另一景点--一线天。
据导游讲,武夷山的一线天堪称全国之最,--最大、最长、最高、最窄。并开玩笑说胖子最好不要进去,小心出不来,不过只要能从一线天出来的人,那一定是标准身材了。
既然来了,管它是个什么地方,咱还是要去看看,于是随着人流开始了漫长的体验。这一线天,真是名不虚传。两块巨石间最窄处仅有30多厘米,像我这样的中等胖子,侧着身还勉强能过去,真要再胖一点,那还真有些困难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回真信了。由于一线天崖壁呈倾斜状,仰望虽可见少量光线,但里面却仍然漆黑一片。从风洞洞口进一线天,斜着往上走,不过一两百米的距离,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出来。
从一线天出来后前行百多米,有一专门开辟的攀岩场地。一些游客或攀岩爱好者正在垂直的岩壁上一试身手。夫人也凑热闹找了一个地方爬了两步,让我给拍了一张照片。
游完一线天,已是中午,导游将我们拉到一个叫“周家庄”的饭店用午餐。饭后稍事休息,便开始了最后一条线路的游览。
这条线路在景区的北面,是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线。从景区入口便见路边到处都是修剪齐整的茶园,前行不远,在一岩壁上便有数处石刻,石刻大多与咏茶有关。这里的景致又别有洞天。路边的小溪里,有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于清澈透明的溪水中。间或还有几条色彩鲜艳的红色鱼儿在溪中嬉戏。我想,在这深山峡谷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小麻鱼外,恐怕是不会有那红色鲤鱼的--除了人工放养。那红色的鱼儿虽然让游人眼前一亮,但却破坏了这里的“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沿小溪上行,过九龙涧不远,便来到了名茶“大红袍”生长地,--龙窠。据导游讲“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九龙窠。这里峭峰深壑,群峰连绵,秀拔奇伟,高山多澄碧幽泉。至于“大红袍”茶之名的来历,则是传说某朝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臌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武夷山天心庙老方丈进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致谢。大臣到时,便将大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大红袍茶树仅有几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每年产茶量极少。大红袍属武夷岩茶的极品,武夷岩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驰名天下。元代朝廷就在武夷山设御茶园,专制贡茶。明末清初,武夷山首制乌龙茶,成为乌龙茶的发祥地。17世纪,武夷岩茶已出口欧洲,成为欧洲皇室贵族的尊贵饮品。
为便于游人参观“大红袍”在“大红袍”茶树生长地对面,还专门建了一座观茶亭。虽说这茶树如此有名,但毕竟茶树生长在岩石之上,且树龄在300年以上,如果要把他当风景看,那实在会大失所望。因为那茶树实际其貌不扬,甚至有些老态龙钟,茶枝上都已长满了绿苔。几棵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茶树,从植物学的意义上讲,它们只是样子很不起眼的几丛灌木;从树木的年轮上分析,它们也仅有三百多年的树龄,称不上什么古树名木。但是就是这几丛不起眼的灌木,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它们。现在当地人民政府又为这几棵茶树,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个亿的人民币财产险,可见它还真有些来历呢。
据导游讲,武夷山的茶树,基本上都是这几株茶树的子孙,所以才弥足珍贵。武夷山岩茶还受原产地保护。
咱本来就不懂茶,武夷山乌龙茶又属红茶系列,咱也喝不惯,所以不愿对其深究。
从“大红袍”茶生长地继续上行,翻过一座山梁,沿一条小溪下行,经过一个残败的寺院,再下行不远,就可看到一山峰似一支巨鹰傲立于群山之中,这就是鹰嘴岩。
我们在鹰嘴岩草草的看了一眼,没敢停留,继续赶路。再下行不远,忽见一绝壁之上,竟有许多的木柱、楼梯及房架,岩壁上还有许多明显人工开凿的洞穴。走近一看,在绝壁下立有一块石碑,上标有“古崖居遗址”我们不由得为古人的选择瞠目结舌。昨天在游九曲溪时,我们已见过那绝壁之上的悬棺岩葬,并百思不解,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是如何将那些棺材弄到那绝壁上去的?因已见过三峡的悬棺岩葬,所以并未产生过多的惊疑,毕竟,安葬死人的次数是有限的,花一次功夫或许会管很长时间。但是如果要居住、生活在这绝壁之上,那可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住在这样的绝壁上,那该多不方便啊。据资料介绍,这崖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那遗存的房架来看,当时的建筑还是很发达的,否则何以保存至今?只是先人们为何要将房子建于这样的绝壁上呢?防范战乱兵匪,还是防范洪涝灾害?至今还是个迷。
从古崖居遗址继续下行,快到景区出口的地方,斜着往山上方向走了一段,就到了最后一个景点--水帘洞。洞前有一宽阔的广场,洞口下面,则是一潭碧绿的浴龙池,承接着那从天而降的甘露。
这个位于丹霞嶂东面的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因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绚烂的水帘,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该洞是武夷山景区内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说是洞,其实又感受不到洞,因为它只是这山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这几天还没有到丰水期,所以只有细细的一根银线从山顶豁口飘出,落到半空,则变成雪花珍珠漂漂洒洒,漫天飞舞,最后才珠落玉盘。
水帘洞内摩崖石刻比比皆是,而岩壁上最为醒目的则是篆书“活源”二字。此款系清光绪壬午陛用总兵浙江象山协副将楚南余宏亮所题写。相传活源取自朱熹观书有感一诗:“半庙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在此勒上“活源”二字,既点出了水帘洞的景致,又勾起人们对朱熹求学精神的追思,恰到好处。“水帘晴雪,赤壁明珠”系石川(作者生平不详)所题写。这两方题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水帘洞的景观。水帘洞内,明亮宽敞,可容数百人。沿崖建有奉祀宋朝大儒刘子恽、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遗址。我们因太累,没有进洞观摩,只在洞口外、浴龙池附近转到看了看。
今天爬的山不多,走的路却不少。两天的走马观花,其实根本来不及认真品味消化。就说这“武夷山”名字的来历吧,也是临离开武夷山时看了一个小册子才知一二。一说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另一说,相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故而得名。
不管武夷山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也不管还有多少景致没来得及观赏品味,武夷山,我来过了,从此今生无憾!
(2006-04-07)
昨天的游程,游览的是武夷山的核心景点,今天的游程参观的是比较远一点的景点。
上午首先游览虎啸岩风景区。我们沿九曲溪二曲南的“境台”旁一条小径直上,攀上观景台,这里的景色与仙游峰一样,十分壮美。上午太阳还没出来时,山头上云遮雾罩,时隐时现,给人平添了一番神秘。
从观景台平行往前走,有一座两三米长的小桥建于一道沟壑之上,在桥侧的石壁上镌有“定命桥”三字。导游曾介绍说,在那桥上走几回,将有什么什么命运或运气,只是我对这不太感兴趣,没记住。我想这只不过是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故意设计出这样一些故事吧。不过许多游客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果然有意在那小桥上走上几个来回。
从观景台再往前走,就到了虎啸岩的峰顶了。虎啸岩四壁陡峭,屹然独耸,几与大王峰相仿。再往前有一上覆危崖、下临绝壑的岩洞,名“驻真洞”此洞深广可容数十人。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游此,见其洞前临西溪,便改名“虎溪洞”刻“虎溪灵洞”四字于石壁,赫然醒目。虎啸庵就建于驻真洞不远。驻真洞前香烟缭绕,香火很是旺盛。驻真洞前方的绝壁上有人工敷设的楼梯直通山下。在驻真洞前凭栏眺望,云雾在身旁盘旋,飞鸟在脚下翱翔,此时人恍若在天宫一般。得亏我没有癔病,否则我一定会张开双臂投身于这虚无缥缈的幻境之中。由于岩壁似人身向前倾斜,因而有些地方楼梯仅能容人侧身而过。
下得山来,便来到虎啸岩下的天成禅院。在禅院后的岩壁上,顺岩壁雕有一巨幅观音石刻,与崖壁浑然一体。这里,上面岩壁斜覆,下面山溪回流,地势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仅有四堵土墙,不施片瓦,风雨不侵。若夜晚身居屋内,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禅院右壁,有一道泉水,旁立小牌:“语儿泉”它进出于石隙,循崖而流,因水石相激之声,若小儿呀呀学语,故名“语儿泉”在禅院右侧崖壁上,有“虎啸”摩崖石刻一幅。虎啸岩相传曾有仙人骑虎吼啸其上,故名。其实“虎啸”之声,来自岩上一个石洞。山风穿过洞口,有如虎啸,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一行人在天成禅院小憩后,便循小径下山。沿一小涧前行约半小时,来到另一景点--一线天。
据导游讲,武夷山的一线天堪称全国之最,--最大、最长、最高、最窄。并开玩笑说胖子最好不要进去,小心出不来,不过只要能从一线天出来的人,那一定是标准身材了。
既然来了,管它是个什么地方,咱还是要去看看,于是随着人流开始了漫长的体验。这一线天,真是名不虚传。两块巨石间最窄处仅有30多厘米,像我这样的中等胖子,侧着身还勉强能过去,真要再胖一点,那还真有些困难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回真信了。由于一线天崖壁呈倾斜状,仰望虽可见少量光线,但里面却仍然漆黑一片。从风洞洞口进一线天,斜着往上走,不过一两百米的距离,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出来。
从一线天出来后前行百多米,有一专门开辟的攀岩场地。一些游客或攀岩爱好者正在垂直的岩壁上一试身手。夫人也凑热闹找了一个地方爬了两步,让我给拍了一张照片。
游完一线天,已是中午,导游将我们拉到一个叫“周家庄”的饭店用午餐。饭后稍事休息,便开始了最后一条线路的游览。
这条线路在景区的北面,是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线。从景区入口便见路边到处都是修剪齐整的茶园,前行不远,在一岩壁上便有数处石刻,石刻大多与咏茶有关。这里的景致又别有洞天。路边的小溪里,有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于清澈透明的溪水中。间或还有几条色彩鲜艳的红色鱼儿在溪中嬉戏。我想,在这深山峡谷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小麻鱼外,恐怕是不会有那红色鲤鱼的--除了人工放养。那红色的鱼儿虽然让游人眼前一亮,但却破坏了这里的“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沿小溪上行,过九龙涧不远,便来到了名茶“大红袍”生长地,--龙窠。据导游讲“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九龙窠。这里峭峰深壑,群峰连绵,秀拔奇伟,高山多澄碧幽泉。至于“大红袍”茶之名的来历,则是传说某朝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臌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武夷山天心庙老方丈进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致谢。大臣到时,便将大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大红袍茶树仅有几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每年产茶量极少。大红袍属武夷岩茶的极品,武夷岩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驰名天下。元代朝廷就在武夷山设御茶园,专制贡茶。明末清初,武夷山首制乌龙茶,成为乌龙茶的发祥地。17世纪,武夷岩茶已出口欧洲,成为欧洲皇室贵族的尊贵饮品。
为便于游人参观“大红袍”在“大红袍”茶树生长地对面,还专门建了一座观茶亭。虽说这茶树如此有名,但毕竟茶树生长在岩石之上,且树龄在300年以上,如果要把他当风景看,那实在会大失所望。因为那茶树实际其貌不扬,甚至有些老态龙钟,茶枝上都已长满了绿苔。几棵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茶树,从植物学的意义上讲,它们只是样子很不起眼的几丛灌木;从树木的年轮上分析,它们也仅有三百多年的树龄,称不上什么古树名木。但是就是这几丛不起眼的灌木,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它们。现在当地人民政府又为这几棵茶树,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个亿的人民币财产险,可见它还真有些来历呢。
据导游讲,武夷山的茶树,基本上都是这几株茶树的子孙,所以才弥足珍贵。武夷山岩茶还受原产地保护。
咱本来就不懂茶,武夷山乌龙茶又属红茶系列,咱也喝不惯,所以不愿对其深究。
从“大红袍”茶生长地继续上行,翻过一座山梁,沿一条小溪下行,经过一个残败的寺院,再下行不远,就可看到一山峰似一支巨鹰傲立于群山之中,这就是鹰嘴岩。
我们在鹰嘴岩草草的看了一眼,没敢停留,继续赶路。再下行不远,忽见一绝壁之上,竟有许多的木柱、楼梯及房架,岩壁上还有许多明显人工开凿的洞穴。走近一看,在绝壁下立有一块石碑,上标有“古崖居遗址”我们不由得为古人的选择瞠目结舌。昨天在游九曲溪时,我们已见过那绝壁之上的悬棺岩葬,并百思不解,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是如何将那些棺材弄到那绝壁上去的?因已见过三峡的悬棺岩葬,所以并未产生过多的惊疑,毕竟,安葬死人的次数是有限的,花一次功夫或许会管很长时间。但是如果要居住、生活在这绝壁之上,那可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住在这样的绝壁上,那该多不方便啊。据资料介绍,这崖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那遗存的房架来看,当时的建筑还是很发达的,否则何以保存至今?只是先人们为何要将房子建于这样的绝壁上呢?防范战乱兵匪,还是防范洪涝灾害?至今还是个迷。
从古崖居遗址继续下行,快到景区出口的地方,斜着往山上方向走了一段,就到了最后一个景点--水帘洞。洞前有一宽阔的广场,洞口下面,则是一潭碧绿的浴龙池,承接着那从天而降的甘露。
这个位于丹霞嶂东面的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因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绚烂的水帘,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该洞是武夷山景区内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说是洞,其实又感受不到洞,因为它只是这山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这几天还没有到丰水期,所以只有细细的一根银线从山顶豁口飘出,落到半空,则变成雪花珍珠漂漂洒洒,漫天飞舞,最后才珠落玉盘。
水帘洞内摩崖石刻比比皆是,而岩壁上最为醒目的则是篆书“活源”二字。此款系清光绪壬午陛用总兵浙江象山协副将楚南余宏亮所题写。相传活源取自朱熹观书有感一诗:“半庙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在此勒上“活源”二字,既点出了水帘洞的景致,又勾起人们对朱熹求学精神的追思,恰到好处。“水帘晴雪,赤壁明珠”系石川(作者生平不详)所题写。这两方题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水帘洞的景观。水帘洞内,明亮宽敞,可容数百人。沿崖建有奉祀宋朝大儒刘子恽、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遗址。我们因太累,没有进洞观摩,只在洞口外、浴龙池附近转到看了看。
今天爬的山不多,走的路却不少。两天的走马观花,其实根本来不及认真品味消化。就说这“武夷山”名字的来历吧,也是临离开武夷山时看了一个小册子才知一二。一说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另一说,相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故而得名。
不管武夷山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也不管还有多少景致没来得及观赏品味,武夷山,我来过了,从此今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