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书包网 www.shubao.la,最快更新那时汉朝最新章节!
日期:2009-03-04 07:00:23
二、汲黯斗嘴记
通过这次辩论,公孙弘的政治风格逐渐清晰。该拍的时候拍,该做事的时候做。替皇帝挠痒痒的时候,也不忘为国家做事。似乎,刘彻要的就是这种工作态度。
但是,摇扶而上的公孙弘,却总被一条老蛇追着屁股咬。此条老蛇,就是公孙弘曾经合作过的政治伴侣,汲黯。
汲黯是个什么的人,公孙弘是知道的。想当初,前丞相田蚡准备将窦婴往死里整的时候,除了汲黯外,基本都没人替窦婴说句公道话了。汲黯为什么这么牛,不仅仅是性格刚烈,更主要的是,他当过刘彻的启蒙老师。
在汉朝,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条旧闻:卫青见刘彻,刘彻可以一边蹲在厕所,一边说话;公孙弘要见刘彻,刘彻有时可以免冠。但是,如果汲黯求见,刘彻非得整得全身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的才可见面。
有一次,汲黯突然闯进刘彻住所,请奏公事。当时,刘彻没有戴帽子,但他远远望见汲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好窜入帷帐中,让侍者代劳批示。
这种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惹的货色,公孙弘是惹不起,躲也躲不掉。他唯的一办法就是,认了。
这一天,上朝。汲黯突然放开利牙,当众人面狠狠地咬了公孙弘一口。他这样对刘彻说:“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而还要回家睡觉盖布被。他这不是明摆着蒙人吗?”
齐人多诈,欺世盗世,那是一点没错的。这是汲黯的逻辑。他这是第二次揭公孙弘老底了。
刘彻转头问公孙弘:“真有这回事?”
公孙弘从容作答:是有这么回事。我身为三公,还盖着一床布被,的确是有损汉朝高官形象。不过,我还是谢谢汲黯先生给我提出忠告,不愧为一个忠臣。陛下应该为有这样的忠臣而欣慰啊。
高,实在高。公孙弘避实就虚,搞得汲黯极不好意思。人家都掐上脖子上来了,竟然还夸人家功夫好,不愧是厚道之人啊。从此,刘彻越来越欣赏公孙弘。
汲黯千料万料,自己这么两掐,竟然让公孙弘的官越当越大。公元前124年,刘彻免去薛泽丞相位,公孙弘接班。
我想,汲黯看到这个结果时,心里应该是悲哀的。早知道这样,干脆不用掐,省点力气,养病去不挺好吗?
这还不是汲黯不及的事。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对那些看不顺眼的,只要一掐,都不禁的红起来,而且千篇一律往上升官。
第二个被汲黯掐红起来的人,是张汤。公孙弘早年学过法律,张汤也是学法律专业出来的,所以公孙弘对张汤较是欣赏。两人一拍即合,意气相投,成为了好同事。
张汤做官之道,简直就是公孙弘的一个翻版:要想升官,首先将专业知识搞扎实。更主要的还有,一切顺从皇帝的旨意办事。见风使舵,小心谨慎,才能使得万年船。
张汤自上次替刘彻搞掉陈阿娇后,就提拔他迁为太中大夫。有领导提拔和鼓励,张汤从此做事,更加的积极。那时,他为了求发展,和一个叫赵禹的家伙,准备修改汉朝法律。
在汉初,有四个人是汉法的奠基人。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兵法,叔孙通定仪法,张苍定章程。当年,汉高祖刘邦嫌秦法苛刻,废除了许多没人性的条文。事实上,萧何定的那一套法律,还是不够宽容。后来,曹参上台,实行懒汉政治,对萧何定的法律,保持原地踏步,没有梳理。以至于到了文景之治,文帝刘恒亲自参与整理和完善,又废除一些苛刑;景帝刘恒上台,又继续改。
所以,在刘彻登基以前,汉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以人民满意是否为主。不满意的就改,一直改到百姓点头称赞为止。所以,刘启拼命的改,改得人民都满意过头了。有的刑法简直到了,如果不犯罪,都觉得亏的地步。
文景两帝修改法律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从来就是少管事工作态度。然而时过境迁,刘彻已经不喜欢黄老治思之术。他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法治和德治相联合。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在刘彻看来,法家是干实事的,儒家是用来点缀升平,为社会树立道德模范的。法律专家的特长就是,不是使法律书简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条条文文必须做到执法有依。
张汤干的就是这种细化法律的枯燥干足的工作。工作是辛苦了点,利润却是诱人的。张汤和赵禹合伙修改好汉法后,俩人同时升官。赵禹升到少府,张汤被提为廷尉。从此,张汤正式列为九卿之位。
当公孙弘和张汤不知道在哪个山旮旯里混的时候,汲黯早就当了都尉,位于卿位。没想到,公孙弘都七老八老了,升官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追都追不上。这是让很汲黯的纳闷的地方,也是他之所以有事没事要掐公孙弘的原因之一。
现在好了,自己原地不动很多年了。竟然又窜上一个张汤。况且,他对张汤不是一般的不顺眼,而是特别的不爽眼。
汲黯的专业是黄老学术,主张少折腾,多省心。所以,尽管他做的工作,与法律沾边,但从不乱改。偏偏是这个张汤,却乱了汉朝将近百年的**,改得苛刻深奥,乱七八糟。
不爽,真的很不爽。如果文景两帝在地下有知,肯定跳出来扒了张汤的皮。不过没关系,用不着麻烦文景父子了,让我汲黯自己来吧。
于是,上朝的时候,汲黯就像老公鸡似的,跳出来和张汤掐架了。汲黯在刘彻面前,大声骂张汤道:
听说你将汉法改了,你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吗?以前的法律,对于老百姓来说,还可以乱蹦活跳。你现在却改得,让天下人都只有掂着脚,只有抖缩的份了。
你以为让监狱装满囚犯,就是好的法律吗?你以为让天下人都躲着法官,就是好法律吗?本来祖宗**好好的,你竟然为了成就自己的升官梦,将高祖下的规矩搞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你张汤,你这个做法,于国于已,都是无益。你就等着断子绝孙吧。
汲黯这话骂得又狠又毒。然而,张汤也不是好惹的种。他从容地对汲黯说:公如不服,可以廷辩。
辩就辩,谁怕谁。汲黯要的就是这句话。之前他想死嗑公孙弘,没想到公孙弘根本就不接招。既然张汤不怕死嗑,那就奉陪到底。
但是,汲黯马上发现,他又输了。这次输,是真输在口才不如人。汲黯的辩论风格,总是慷慨激昂,大道理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张汤的风格,犹如小溪汇流,深究法理。有理不在声高,黄老学徒还是搞不掂法律专家,汲黯输了。
输了,但是不等于汲黯认输。最后,汲黯又跳起来骂张汤:你这个真不可理喻,不信就等于瞧吧。
张汤笑了。那就走着瞧吧。
最后,汲黯瞧到了什么?张汤又升官了。这是后话,点到为止。
日期:2009-03-04 07:00:23
二、汲黯斗嘴记
通过这次辩论,公孙弘的政治风格逐渐清晰。该拍的时候拍,该做事的时候做。替皇帝挠痒痒的时候,也不忘为国家做事。似乎,刘彻要的就是这种工作态度。
但是,摇扶而上的公孙弘,却总被一条老蛇追着屁股咬。此条老蛇,就是公孙弘曾经合作过的政治伴侣,汲黯。
汲黯是个什么的人,公孙弘是知道的。想当初,前丞相田蚡准备将窦婴往死里整的时候,除了汲黯外,基本都没人替窦婴说句公道话了。汲黯为什么这么牛,不仅仅是性格刚烈,更主要的是,他当过刘彻的启蒙老师。
在汉朝,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条旧闻:卫青见刘彻,刘彻可以一边蹲在厕所,一边说话;公孙弘要见刘彻,刘彻有时可以免冠。但是,如果汲黯求见,刘彻非得整得全身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的才可见面。
有一次,汲黯突然闯进刘彻住所,请奏公事。当时,刘彻没有戴帽子,但他远远望见汲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好窜入帷帐中,让侍者代劳批示。
这种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惹的货色,公孙弘是惹不起,躲也躲不掉。他唯的一办法就是,认了。
这一天,上朝。汲黯突然放开利牙,当众人面狠狠地咬了公孙弘一口。他这样对刘彻说:“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而还要回家睡觉盖布被。他这不是明摆着蒙人吗?”
齐人多诈,欺世盗世,那是一点没错的。这是汲黯的逻辑。他这是第二次揭公孙弘老底了。
刘彻转头问公孙弘:“真有这回事?”
公孙弘从容作答:是有这么回事。我身为三公,还盖着一床布被,的确是有损汉朝高官形象。不过,我还是谢谢汲黯先生给我提出忠告,不愧为一个忠臣。陛下应该为有这样的忠臣而欣慰啊。
高,实在高。公孙弘避实就虚,搞得汲黯极不好意思。人家都掐上脖子上来了,竟然还夸人家功夫好,不愧是厚道之人啊。从此,刘彻越来越欣赏公孙弘。
汲黯千料万料,自己这么两掐,竟然让公孙弘的官越当越大。公元前124年,刘彻免去薛泽丞相位,公孙弘接班。
我想,汲黯看到这个结果时,心里应该是悲哀的。早知道这样,干脆不用掐,省点力气,养病去不挺好吗?
这还不是汲黯不及的事。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对那些看不顺眼的,只要一掐,都不禁的红起来,而且千篇一律往上升官。
第二个被汲黯掐红起来的人,是张汤。公孙弘早年学过法律,张汤也是学法律专业出来的,所以公孙弘对张汤较是欣赏。两人一拍即合,意气相投,成为了好同事。
张汤做官之道,简直就是公孙弘的一个翻版:要想升官,首先将专业知识搞扎实。更主要的还有,一切顺从皇帝的旨意办事。见风使舵,小心谨慎,才能使得万年船。
张汤自上次替刘彻搞掉陈阿娇后,就提拔他迁为太中大夫。有领导提拔和鼓励,张汤从此做事,更加的积极。那时,他为了求发展,和一个叫赵禹的家伙,准备修改汉朝法律。
在汉初,有四个人是汉法的奠基人。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兵法,叔孙通定仪法,张苍定章程。当年,汉高祖刘邦嫌秦法苛刻,废除了许多没人性的条文。事实上,萧何定的那一套法律,还是不够宽容。后来,曹参上台,实行懒汉政治,对萧何定的法律,保持原地踏步,没有梳理。以至于到了文景之治,文帝刘恒亲自参与整理和完善,又废除一些苛刑;景帝刘恒上台,又继续改。
所以,在刘彻登基以前,汉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以人民满意是否为主。不满意的就改,一直改到百姓点头称赞为止。所以,刘启拼命的改,改得人民都满意过头了。有的刑法简直到了,如果不犯罪,都觉得亏的地步。
文景两帝修改法律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从来就是少管事工作态度。然而时过境迁,刘彻已经不喜欢黄老治思之术。他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法治和德治相联合。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在刘彻看来,法家是干实事的,儒家是用来点缀升平,为社会树立道德模范的。法律专家的特长就是,不是使法律书简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条条文文必须做到执法有依。
张汤干的就是这种细化法律的枯燥干足的工作。工作是辛苦了点,利润却是诱人的。张汤和赵禹合伙修改好汉法后,俩人同时升官。赵禹升到少府,张汤被提为廷尉。从此,张汤正式列为九卿之位。
当公孙弘和张汤不知道在哪个山旮旯里混的时候,汲黯早就当了都尉,位于卿位。没想到,公孙弘都七老八老了,升官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追都追不上。这是让很汲黯的纳闷的地方,也是他之所以有事没事要掐公孙弘的原因之一。
现在好了,自己原地不动很多年了。竟然又窜上一个张汤。况且,他对张汤不是一般的不顺眼,而是特别的不爽眼。
汲黯的专业是黄老学术,主张少折腾,多省心。所以,尽管他做的工作,与法律沾边,但从不乱改。偏偏是这个张汤,却乱了汉朝将近百年的**,改得苛刻深奥,乱七八糟。
不爽,真的很不爽。如果文景两帝在地下有知,肯定跳出来扒了张汤的皮。不过没关系,用不着麻烦文景父子了,让我汲黯自己来吧。
于是,上朝的时候,汲黯就像老公鸡似的,跳出来和张汤掐架了。汲黯在刘彻面前,大声骂张汤道:
听说你将汉法改了,你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吗?以前的法律,对于老百姓来说,还可以乱蹦活跳。你现在却改得,让天下人都只有掂着脚,只有抖缩的份了。
你以为让监狱装满囚犯,就是好的法律吗?你以为让天下人都躲着法官,就是好法律吗?本来祖宗**好好的,你竟然为了成就自己的升官梦,将高祖下的规矩搞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你张汤,你这个做法,于国于已,都是无益。你就等着断子绝孙吧。
汲黯这话骂得又狠又毒。然而,张汤也不是好惹的种。他从容地对汲黯说:公如不服,可以廷辩。
辩就辩,谁怕谁。汲黯要的就是这句话。之前他想死嗑公孙弘,没想到公孙弘根本就不接招。既然张汤不怕死嗑,那就奉陪到底。
但是,汲黯马上发现,他又输了。这次输,是真输在口才不如人。汲黯的辩论风格,总是慷慨激昂,大道理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张汤的风格,犹如小溪汇流,深究法理。有理不在声高,黄老学徒还是搞不掂法律专家,汲黯输了。
输了,但是不等于汲黯认输。最后,汲黯又跳起来骂张汤:你这个真不可理喻,不信就等于瞧吧。
张汤笑了。那就走着瞧吧。
最后,汲黯瞧到了什么?张汤又升官了。这是后话,点到为止。